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新规解读

网络 2025-07-21 06:40:22
市场资讯 2025-07-21 06:40:22 阅读

  商业保险公司需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提升资金长期运作能力,优化资产配置,努力增厚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也要发挥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是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财政部印发通知,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中长期资金在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中具有“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其中,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资金又是中长期资金中的骨干力量。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较大潜力和空间。

  如何推动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绩效考核是重要的“指挥棒”。我国建立了国有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资金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特点,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投资长钱”。实施长周期考核,则能够有效降低短期经营波动对业绩的影响,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

  此次新规是之前有关考核规定的“升级版”,进一步强化了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长周期考核。具体而言,新规将此前经营效益类指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也进行了类似调整。新的指标设置无疑增强了保险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动力。

  长周期考核创造了适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环境,让保险公司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此外,对保险公司的负债管理、稳健经营以及投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此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体系,只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才能更好地发挥“指挥棒”作用,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稳健运行。

  引导国有保险公司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将有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