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迈向纵深的关键一跃,也是赋能产业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举办期间,一场场有组织、高频次的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让科技与产业不断深度融合。
作为本届链博会的一大亮点,首次增设的创新链专区受到密切关注。各界共识:只有让先进科技成果通过供应链“链接”到场景中、融合进产业里,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核心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水平。知识产权对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精准畅通、完整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化身为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数据显示,有68万件发明专利被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为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匹配推送服务。
数字技术的爆发式进步在加速产业创新的同时,也让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面临复杂性。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浪潮澎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高科技产业,专利交叉集聚趋势日益显著。
在此背景下,简单的供需对接和转化交易已经很难发挥效用。只有在上下游环节强调链式协同创新,才能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效率,真正突破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卡点。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今年链博会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