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九条助力内容创作者:空间支持与身份认可

网络 2025-07-17 21:50:36
市场资讯 2025-07-17 21:50:36 阅读

  “现在区里有具体举措了吗?”“我想找一个办公室,应该联系哪位?”这两天不少内容创作者都来询问第一财经记者,希望能亲身体验“沪九条”的利好。

  “沪九条”,是对《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的简称,针对全球创作者,“沪九条”给出了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一系列政策。众多大V、UP主对此纷纷点赞、响应热烈。

  7月17日,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正式亮相,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丰富、具体的支持。

  “我们做财经内容,现在向视频转型,自己搭建场地的话使用效率并不高,如果有园区有一些共享的设备、拍摄场景,能实现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节省。”全网粉丝超2000万的“饭统戴老板”对这次“沪九条”里的产业配套服务非常感兴趣。

  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空间”

  “上海是第一个推出对内容创作支持一揽子政策的一线城市,我和身边的内容创作者们对此都非常关注。”全网粉丝500万的汽车科技UP主“所长Wy”合伙人白哲睿告诉第一财经。

  吸引这些外地内容创作者的杨浦区创智天地6号楼的“V聚场”和黄浦区九江路69号的外滩FTC里,配备了专业摄影棚、配音室、特效制作中心等多种设施,集办公、培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

  V聚场运营团队成员告诉第一财经,除了为内容创作者们提供空间服务,运营团队还在同步筹备很多其他工作。

  全网粉丝数超2000万的电影评论“独立鱼”创始人鱼叔,是对办公场地感兴趣,他表示会进一步了解公司同事们的居住情况,再考虑是否搬迁公司位置。

  对这一点,粉丝量逾350万的新民晚报“网红记者”晏秋秋也非常认可。

  依托黄浦和杨浦两区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能匹配两区现有核心产业和头部平台的综合优势。“沪九条”也鼓励各区结合实际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产业链优势环节。

  杨浦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推出18条措施,打造支持政策的立方体。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表示:“一句话,市里政策全都认,区里努力再升级。”

  黄浦区除了提供内容创作空间,还将设立政务服务点和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并建立创作者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道。

  黄浦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陈萌说:“黄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为内容创作者营造创意氛围,构建创作空间,落实生态服务。”

  北京知外文化有限公司主要是基于小红书和知乎的MCN机构,该公司创始人汪丽娜告诉第一财经,创作集聚区的场景落地,可以推进更多的线上优秀创作者在线下聚集。

  谈及版权内容创作的出海方面,“沪九条”以及黄浦区推出的政策,她认为,涵盖到知识产权方面能够为创作者们带来很好的赋能。

  给内容创作者身份“认可”

  作为内容创作者,获得粉丝们的喜爱和关注是一种认可,但还有一种认可来自家人和社会。

  小红书博主夏萌人已经有了超十万粉丝,她告诉第一财经,“我爸爸和我舅舅对别人提起我的工作时,还是会说我在上一份工作中。”

  这是对内容创作者身份认知的一个缩影。“和长辈聊起来,他们总不觉得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是一份职业,这次‘沪九条’是对我们身份的认可。”白哲睿说。

  “如果是个人创业,甚至可能拍视频、剪辑都是一个人完成,会缺少一些和社会的连接感。和同行在一起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会中人’。”鱼叔说。

  本次“沪九条”聚焦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职业特点和成长路径,上海人社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性地完善职称评审通道和评价标准。

  “这些政策对我们来说还是蛮有帮助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对于成本还是比较敏感的。”饭统戴老板说。

  这些政策也吸引了海外内容创作者的关注。凭借“City不City”走红互联网的保罗?迈克?阿什顿(保保熊)告诉第一财经,“每次人们看到有资金涌入都会很激动,何况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

  此外,抖音、B站、小红书还将提供现金激励和流量激励,部分有奖项荣誉推荐和生态共建支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