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55个品种纳入报量
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启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填报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025年7月31日16:00。
第十一批集采遴选截至2025年3月31日,沿用第十批遴选条件,共有122个品种满足入围门槛,最终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以口服常释剂型和注射剂为主,部分品种竞争激烈。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同步发布了68个过评数量达到条件但未纳入第十一批集采的药品,并给出了未纳入原因。仲崇明表示,第十一批集采最大不同在于同时公布了未被纳入集采的名单。
根据公告,发布了“拟纳入第十一批集采的药品”和“过评数量达到条件未纳入第十一批集采的药品”两份目录。纳入此次集采的遴选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十一批集采主要包括口服常释剂型和注射剂,多个品种尤其是注射剂面临较大竞争。洛索洛芬贴剂/洛索洛芬贴膏剂,头孢唑肟、法莫替丁等注射剂,以及普伐他汀、达格列净、奥拉帕利等口服常释剂型等均为超10亿元的大品种。
梳理另一份目录发现,该目录共计68个品种,包含多种剂型。未纳入原因包括“跨医保目录”品种区分医保性质、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等。仲崇明表示,公布过评数量符合条件但未被纳入集采名单,将集采品种确认拉引到新的认知标准上。
仲崇明表示,集采改革就是打破原来看似“一刀切”的程序重要性,看透程序重要性之下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集采及集采周边,将是未来常态化管治的大环境。
面对过评家数达到条件但未全部纳入集采的情况,如何有效发挥挂网治理,显得更加迫切。第十一批集采及以后,集采可能明确回归对量价关系的局部重点治理。
哪些品种品规纳入集采,是一种基于大市场的同步统计。期待医保部门集采改革将着力于集采与非集采(挂网治理)两个方面。
此外,在第十一批国采以后,也需要关注省级联盟集采推进、局部药价虚高对创新药等参与国谈预算盘子的影响等变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