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人海和谐的新篇章
“人海和谐”是现代海洋治理与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要求。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
生态是基础底色和关键依托,走人海和谐的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道路,是在海洋领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环境部专家表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建设海洋强国,生态是基础底色和关键依托。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之中,更需要坚持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相统一,推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形成循环低碳、集约高效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海认为,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变革,实现海洋生态资产与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海洋支撑。
美丽海湾建设成效显著,去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今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向好。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绍,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聚焦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系统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美丽海湾建设成效不断显现。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以美丽海湾建设作为主线,编制实施“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系列文件,重点打造110多个美丽海湾。
“相比很多发达国家,我国在近岸水质提升和生态系统修复上以较短时间取得了系统性进展。”刘大海表示,这几年在海洋生态环境上,实现从以开发为主向保护优先的巨大转型。
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三大重点海域,在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雷坤介绍,“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三大重点海域深入推进10项综合治理攻坚行动,2024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8%。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海洋司将接续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此外,我国海洋碳汇核算近年来在标准构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海洋碳汇将成为推动生态文明与蓝色经济融合的关键抓手。”刘大海表示,下一步,应着重在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加速海洋碳汇从生态资产向千亿元级产业转化。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