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钹院士:中国AI发展需走特色路径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要走出符合自己特色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张钹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专访中,张钹解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各领域实践难点等,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建议。
通用人工智能:起步坚实,迈向未来需多方合力。当前,业界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看法存在分歧,张钹表示根源在于“大家对AGI的定义不一致”。AGI有三大定义标准:领域的通用性、任务的通用性、通用的理论支撑。张钹判断:“AGI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不过,他也肯定了大模型的里程碑意义,但仅靠大模型实现AGI远远不够,必须与硬件、机器人等技术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领域:多点突破,深耕实践孕育新机遇。关于“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张钹认为不同应用场景的难度差别很大。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张钹认为目前仍面临可靠性与成本两大难题。
中国AI发展:立足国情,特色路径彰显独特优势。谈及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张钹表示要立足国情。关于“人工智能+工业”领域,张钹认为发展缓慢的核心问题是成本太高,但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能推动制造业转型。
此外,他解析了“清华系”AI企业占比高的现象,并建议甄选人工智能公司要关注“掌门人的能力”和“技术与业务的契合度”。张钹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既要在前沿方向上突破,更要夯实理论基础、推动跨学科融合,走出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