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瞪羚企业:政策资本生态三力助推硬科技崛起

网络 2025-07-12 02:26:57
证券研报 2025-07-12 02:26:57 阅读

  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种子选手”,也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激发新动能的重要力量。近期,上海、四川等地相继出台相关举措,从资金扶持、人才引进、场景开放等多角度入手,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成长。

  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创新生态的重要指标。《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目前,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近三成。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53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清洁能源等硬科技领域,展现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

  笔者认为,下一步,要让更多硬科技“金种子”企业破土而出、“好苗子”拔节生长,应从政策精准滴灌、强化资本支持、生态持续优化三方面继续发力。

  其一,提升政策精准度,建立梯度培育机制。

  当前,我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相关企业仍面临融资难、上市难等瓶颈。对此,各地可根据当地特色,动态筛选高潜力企业,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分类精准扶持。比如,针对具备强劲原创力的独角兽企业,加强上市辅导、政策倾斜以及创新产品推荐,并完善制度保障;对于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手段,引导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现价值跃升。

  其二,强化资本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资本是助力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保持创新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重要力量。各地应设立长周期机制,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加强金融资源供给,精准满足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引导和培育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同时,利用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为独角兽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厚植生态沃土,形成创新合力。

  各地应积极营造创新生态,推动“链主”企业向潜力独角兽企业开放供应链,推广“合格供应商名录”等机制,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建设高水平联动创新平台,整合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打通高校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生态合力;打造创新高地,推动政策集成、生态集聚,助力企业实现技术突围,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崛起,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体现。唯有政策、资本、生态“三力合一”,才能让更多硬科技企业破土而出、破茧成蝶、破壁而立,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进而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