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增收不增利困局待解

网络 2025-08-19 17:40:39
股市要闻 2025-08-19 17:40:39 阅读

  在汽车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下,上半年国内汽车消费温和回暖。但部分经销商在全力争抢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仍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据悉,此调查于2025年7月正式启动,调查覆盖大中型汽车经销商集团下属4S店和小集团及单店,共回收有效问卷936份。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受访的经销商中,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目标完成率低于70%的经销商占比29.0%,目标完成率高于70%不足100%的经销商占比40.7%。

  分品牌组来看,豪华品牌目标完成率略好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完成70%及以下目标的经销商占比,高于豪华、进口品牌及自主品牌。

  销量目标完成不及预期的同时,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其中,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42.9%,持平占比22.7%,亏损占比34.4%;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25.6%,持平占比15.8%,亏损占比58.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目前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主要面临新车价格“倒挂”的困局,部分经销商甚至出现负现金流经营的情况,压力非常大,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只能选择破产关店。

  郎学红提示道,行业需要特别关注汽车经销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新车销售价格“倒挂”问题,那么负现金流经营就无法得到解决。

  调查显示,上半年有74.4%的汽车经销商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43.6%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在15%以上。严重的价格“倒挂”,吞噬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导致经销商普遍反映资金压力大。

  “对于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而言,主要的挑战在于投资回报方面。”郎学红透露,目前部分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多为“翻牌店”,即以前是销售传统燃油车的店面,这些店面刚刚进行新能源产品销售,投资回报期往往长于预期,且售后产值较低。

  报告还显示,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率分别为-22.3%、63.8%和36.2%。新车销售毛利贡献率仍为负数,且新车亏损进一步加剧。售后服务毛利贡献率略有增加,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率则出现一定程度回落。新能源独立品牌4S店在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率分别为16.8%、54.0%和17.0%。与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相比,新能源品牌新车销售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盈利贡献。

  郎学红表示,展望2025年,经销商对总体趋势的判断为微增长或持平,但对于增长的判断不及去年年底的预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