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受外资关注 海外长钱入场时机渐近

网络 2025-08-19 03:35:35
股市要闻 2025-08-19 03:35:35 阅读

  中国资产稳步上行,海外长钱在路上。

  “中国股市和基金产品赚钱效应显现,公司最近密集接受外资尽调,老板几乎天天在香港,我都看不到他。”一位私募市场人士的“玩笑话”,是外资关注中国资产的缩影。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多家量化私募密集接受外资机构调研,尤其是海外大型主权基金开始关注中国资产。外资机构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提升,更大规模的长线资金在等候入场时机。

  从关注的方向来看,创新药、科技等中国核心优势产业备受外资关注。一场全球资金增配中国新“核心资产”的浪潮,正奔涌而来。

  经济复苏与政策发力双轮驱动

  上证指数涨超11%,深证成指涨超13%,创业板指涨超21%……截至8月18日收盘,A股今年以来的涨势超出预期。

  在外资看来,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以及政策端的持续发力,是A股和港股走强的有力支撑。高盛在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表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攀升至近4年高点和年内新高。此轮强劲上涨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包括海外不确定因素缓和、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反内卷”政策发力、香港IPO市场持续回暖、资金强劲流入等。

  威灵顿投资管理宏观策略师郁嘉言认为,三方面因素正在重新定义中国资产的投资机遇:一是中国科技创新活力涌现;二是中国从进口驱动转向净出口驱动模式,通过供应链本地化等策略,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三是“反内卷”政策发力,优化资源配置。

  外资把握入场时机

  中国资产的赚钱效应和中长期逻辑,正吸引着外资尤其是海外长钱的目光。近两个月来,海外机构对公司的尽调频次明显增加,公司对海外投资者的线上、线下路演也密集进行,外资的投资决策流程更是较以往缩短了近三成。

  目前来看,配置型的外资机构陆续在申购多头策略基金,相对长期的主权基金加快了调研频次,具体投资动作还在等待进一步的确定性信号。北京一家头部主观私募透露,今年以来公司管理规模中的外资占比稳中有增,而且关注中国资产的机构从轮动型资管机构正蔓延至外资长钱。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一方面,北向资金成交占全A股市场成交比例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以被动资金为主的外资近期持续增配A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下来,海外长钱有望构成中国市场震荡向上的重要推动力。高盛在研报中表示,尽管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明显升温,但其当前配置水平仍处于保守区间,这一显著的配置缺口或为市场后续上涨提供持续动能。

  中国新“核心资产”备受瞩目

  参考历史经验来看,外资在A股多轮大行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偏好高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流稳定的消费、医药和新能源龙头。不过,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效果显现,A股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外资的“口味”也在“与时俱进”。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下半年以来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524次,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和仪器、电子元件、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医药等板块。华明装备获得88家外资机构调研,在外资调研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百济神州、埃斯顿等也均获20家以上外资机构调研。

  从外资的关注方向来看,能够稳定分红的高息股和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股最受青睐。程彧表示,本轮市场行情将呈现“红利搭台,优质科技唱戏”的格局。其中,红利资产将发挥“基本盘”与“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优质科技资产将成为收益增强工具。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