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彭龙被查震动资本市场 引发独董履职新思考

网络 2025-07-04 11:10:22
股市要闻 2025-07-04 11:10:22 阅读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一则消息震动资本市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副厅级干部彭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7月2日晚间,新希望(000876.SZ)、苑东生物(688513.SH)以及神州数码(000034.SZ)集体发布公告,证实彭龙正是自家公司的独立董事,震荡在资本市场蔓延。

  横跨商学两界

  公开资料显示,彭龙是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等职位,在学界颇具影响力。在商业领域,建工资源(874662.NEEQ)在2024年6月以前的“独董名册”上,也能屡屡看到彭龙的名字。近年来,他同时担任新希望、苑东生物、神州数码三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3家公司迅速回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彭龙被查消息后,相关上市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均表明彭龙不参与公司日常运营,公司经营不受该事件重大影响。

  “独董被查,直接会导致上市公司陷入信任危机!”一位从事刑辩的罗姓律师向央广财经记者介绍,其个人的违纪违法调查,难免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担忧。

  还有多位私募人士向央广财经记者表示,涉及到此类政商跨界的“独董”被查,也暴露出资本市场里政商“旋转门”监管的死角。

  独董履职新思考

  在资本市场,独立董事制度旨在引入外部独立监督力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彭龙在三家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任职,其专业背景理论上可为公司提供多元视角。但此次被查事件,让市场重新审视独立董事履职的有效性与监管的必要性。

  央广财经记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8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新规,旨在确保独立董事有足够精力履职。

  投资人辛呈向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彭龙身兼数职,此次事件仍不免让人质疑,在繁重的任职任务下,独董能否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目前,彭龙被查原因尚未完全明晰。但此次事件已然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无论是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选拔聘任时,还是监管部门日常监督中,都需要对独立董事的背景审查、履职情况跟踪等方面加强力度,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央广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