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海新趋势:本土化深耕与智能驾驶拓展

网络 2025-07-03 03:20:21
股市要闻 2025-07-03 03:20:21 阅读

  新能源产业链继续拓展、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满足本土需求、制造能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海显现“深潜”趋势,加速本土化深耕。这一过程将进一步助力当地产业转型、满足智能制造和绿色应用需求。业界专家认为,在海外市场寻求错位竞争、深化与关联方合作、建立产业生态等,将成为汽车相关企业未来出海的主流方式。

  汽车业出海向本土化阶段跃迁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企业在海外布局的成效显现积极信号。6月29日,宁德时代子公司参与的印尼动力电池生态系统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印尼总统称,该项目将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唯一能实现动力电池全链条一体化生产的国家。

  该项目由印尼国有矿业公司、印尼电池公司和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涵盖电池生产全产业链。在2025 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开展对话,彰显出RCEP框架下成员国携手共谋绿色发展的决心。

  RCEP成员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已从初期的整车贸易出海,向深度本土化阶段跃迁。上汽通用五菱、中国电池企业等相继出海RCEP成员国,在泰国、越南等地建设工厂,部分企业已在海外启动本地化生产。

  近年来,RCEP成员国纷纷提出了低碳减排目标,RCEP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正加速推进。在中亚地区,中国车企也表现亮眼,宇通客车出口中亚地区的第10000辆车正式下线。

  据介绍,宇通客车在竞争激烈的中亚市场脱颖而出,今年以来在中亚地区连续斩获多个重点项目订单。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出海进程也亮点频出。

  在中东地区,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近期与多家中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当地落地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欧洲及中东地区总经理张亮表示,今年已与R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

  在阿联酋,Robotaxi服务近期接入Uber上线。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公司的出海业务主要布局在亚洲、中东和欧洲市场。对于智能驾驶服务和汽车出海,文远知行市场公关总监张羽雪表示,自动驾驶服务出海为当地创造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暨南大学教授刘金山表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能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得益于三方面原因。暨南大学教授吴战篪表示,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出海面临着海外法规适配等多重阻碍。业内人士表示,期待智能驾驶企业通过出海加快技术升级。

  高效制造拓展欧洲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车企已掌握高效的制造能力,能适应欧洲国家消费者的需求。

  《纽约时报》援引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的份额比一年前翻了一番。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只需要六个月就能设计和生产新车型,而德国人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根据数据,4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占欧洲新车市场份额的4.9%,即53000辆,而一年前这一占比是2.4%。中国品牌电动汽车销量也在欧洲实现了增长。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