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金融新方案:知识产权质押与资本市场赋能

网络 2025-07-04 06:30:29
股市要闻 2025-07-04 06:30:29 阅读

  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3日从天津市科学技术局获悉,《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公开征求意见,探索知识产权打包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机构单列科技型企业贷款信贷规模,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并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行动。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

  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扩大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等业务。

  在传统融资体系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的“金钥匙”。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开展此业务主要依赖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

  “知识产权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受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裴虹博说,破局需以制度设计为杠杆,重构科技与金融的共生关系。

  鼓励向科技支行下放业务权限

  方案鼓励银行机构单列科技型企业贷款信贷规模,适当向科技支行下放授信审批等业务权限。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举能推动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多为“软资产”,银行缺乏有效数据和评价标准。业内人士坦言,部分银行科技支行业务定位侧重于传统信贷,优势有限。

  董希淼认为,下放业务权限能为科技型企业开通绿色信贷通道,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未来,银行可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识别和审查能力。

  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行动

  方案提到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发掘培育一批科创属性强的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和市级猎豹企业。

  依托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资源,优选100家具有上市潜力和意愿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上市后备库。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