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举牌节奏加快 聚焦产业协同与H股银行股
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举牌动作频频,节奏显著加快。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开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8次,远超2023年全年,接近2024年全年20次的举牌总量。偏向红利股的银行股成为举牌的一大对象,也有保险公司将目光投向公共事业、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
整体而言,年内险企举牌动向呈现“节奏加快、聚焦产业协同”的特点。7月3日,利安人寿公告称,该公司触发了对江南水务的举牌。此前,该公司持有江苏江南水务股票4589.54万股,占其总股本比例为4.91%。7月1日,公司买入江南水务股票110万股,共计持有江南水务股票4699.54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3%。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水务另一大股东长城人寿也在不断买入。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动作主要集中在H股,银行股收获更多加持目光,成为险资增持的绝对核心。其中,平安人寿举牌对象均是香港上市的银行股。H股较A股折价显著,银行股股息率普遍高于5%,可提供稳定现金流,匹配险资负债端成本。
险资举牌正延伸至产业协同领域。3月18日,中国人寿公告称,公司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并举牌电投产融。这是自2023年1月举牌万达信息后,该公司时隔两年再次举牌上市公司。业内视为保险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布局。
自《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险资入市通道持续拓宽。监管“松绑”或成为激发险资配置热情的关键因素。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较年初增长5.0%。
业内持续看好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的配置机会,下半年险资举牌动力仍强。业内人士表示,配置方向或趋于多元化,即除银行股外,险资可能向弱周期板块、高分红龙头领域拓展。头部险企更倾向举牌优质标的以战略持股,中小险企可能通过二级市场分散投资。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