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回稳向好 居民“存款搬家”入市
A股市场回稳向好,居民“存款搬家”入市成焦点。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业内人士指出股市赚钱效应增加是主因,中长期趋势取决于资本市场成熟及投资者观念转变。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资本市场新机遇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推动统一的资本市场发展。物流、消费、电力等行业将显著受益,物流板块运输效率提升,电力板块进入政策红利期,消费板块龙头公司享受市场扩容红利。

科创板新增受理1家企业 今年IPO受理达179家
据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消息,上周科创板新增受理1家企业,今年以来IPO受理企业总数已达179家,显示资本市场持续繁荣,科创板动态备受关注。

A股市值历史性突破100万亿 电子板块表现抢眼
今日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年内新增14.5万亿元。农业银行领跑市值榜,电子板块年内新增规模超2.5万亿元,成为市场亮点。

保险系私募扩容加速 险资长钱入市深化
太平资产与人保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扩容至7家。此举标志着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深化,险资长钱正加速入市,为资本市场带来持续资金流入。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 券商解读资金流向
央行数据显示7月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创同期新高。多家券商解读称,非银存款增长或因资本市场走强,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但建议理性看待,投资者或未大量直接入市。

“两山”理念引领资本市场向绿向新发展
“两山”理念20年来重塑资本市场逻辑,政策体系完善,市场规则优化。蒙牛等企业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资本推动环境优化,清洁能源带动产业协同,低碳节能促进技术革新。绿色投资理念融入市场,监管保障规范运行,资本市场成效显著

资本市场“利好小作文”频现,上市公司辟谣忙
资本市场“利好小作文”频现,寒武纪-U、泰胜风能等多家上市公司辟谣网传不实消息。这些不实信息多涉及公司业务合作、项目进展等,对投资者易形成误导,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操纵股价。

2025上市公司中报:内生增长引擎强劲,A股市场信心稳增
2025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披露渐入高潮,多个行业龙头企业业绩翻倍增长。A股市场内生动力强劲,高科技企业成业绩爆发主阵地,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成新趋势,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激发内生潜力。

浙江华远截至2025年8月8日股东人数公布
证券日报网讯,浙江华远在互动平台透露,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份持有人数为23520户,该数据为投资者了解公司股权结构提供参考。

险资举牌保险股:万亿级调仓背后的逻辑
当银行收益下滑,险资转而举牌保险股,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达举牌条件。A股保险板块涨幅“独红”,港股保险股也走强。时隔六年险资再举牌保险股,释放关注保险股信号。2025年上半年险资对高股息板块举牌超二十次,万亿级险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机器人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百米“飞人”大战成焦点。我国机器人产业飞速发展,资本涌入,相关股票持续上涨。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超20%,ETF表现强劲。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板块上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增强市场吸引力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协同下,回稳向好态势巩固。A股总市值攀升,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成交额再超2万亿。上市公司分红增强,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健。外资净增持规模增加,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证监会将稳步推

深圳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多家企业业绩预增
8月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集中披露,深圳已有118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其中68家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3家将实现翻倍式增长,工业富联等头部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A股退市加速:多元化渠道畅通,市场机制更趋合理
在“应退尽退”政策下,A股出清速度加快,*ST天茂主动退市,*ST高鸿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今年已有23家公司退市,退市制度完善有助于市场价格机制合理化。

险资举牌活跃 增配权益资产空间大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总次数已达27次,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仍有较大空间,当前资本市场估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动向:2220亿“长钱”涌入资本市场
备受瞩目的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又有新动向,中国太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获批,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增至6家,超2000亿元“长钱”加速涌向资本市场,为市场注入长期资金增量,险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A股持续走强:政策、改革与微观基础共筑向好趋势
8月13日沪指摸高至3688.63点,突破2024年“9·24”行情高点。A股持续走强得益于政策利好密集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成效显现及重回报、反内卷等微观基础。政策托底、改革夯实制度、微观基础良好,市场向好趋势有望延续。

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发布,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包括多家知名基金公司。进入“白名单”将享受一系列激励措施,有助于引导机构投资者增强价值发现能力,推动形成规范有序的一级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多路资金加仓注入活力
从去年9月至今,上证指数稳步攀升,创业板指数领涨全球。监管部门协同发力,推动政策落地,为市场装上“稳定器”。展望未来,三大确定性为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多路资金持续加仓注入活力。

资本市场政策助力科创企业融资,激发市场活力
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科创企业融资,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增强,科创企业上市渠道拓宽,并购重组活跃,债券融资能力激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成效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今年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441单回购增持贷款项目,涉及金额合计974.4亿元。专家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理念转变,促进A股形成正向循环。

伍超明:下半年经济展望与投资策略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超预期,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下半年主导大类资产表现的核心因子将由外部转向内部,避险资产仍有表现机会,风险资产需重视结构,可关注科技成长、新消费及高股息红利板块,黄

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赋能与上市之路
多地公布2025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资本市场正赋能其高质量发展。当前专精特新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面临上市痛点,专家建议从企业端、政策端、市场端多方面解决,以更好支持其上市。

资本市场退市新动态:主动退市增多,退市不免责
8月8日晚间,*ST天茂和*ST高鸿宣布退市。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主动退市增多,退市指标完善细化。监管部门强调退市不免责,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维护市场秩序。

宁波发布科技金融发展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
宁波市政府发布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措施,包括扩大科技信贷规模、鼓励科技企业挂牌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旨在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科技金融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基金
中国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目前已有6只基金进入运作阶段,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不断拓展。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资本市场、机器人产业与黄金期货新动态
新华财经北京8月11日电,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完善,机器人产业迎来产业化拐点,黄金期货再创历史新高,融资平台转型提速,科创债发行超8800亿元,中国机器人企业开启“出海”新征程,多只QDII基金限制申购。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推动市场改革发展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通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改革科创板等措施,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创新药发展:量质齐升与难题待解
今年一季度中国药企达成40笔海外授权交易,金额超2024年全年二分之一。创新药发展受空前关注,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但研发、进院、支付仍存难题。

2025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发布,资本市场分红生态待升级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彰显监管导向与市场诉求融合。资本市场分红情况向好,但仍有企业分红意识淡薄,需监管、上市公司、投资者三方合力,驱动A股分红生态升级。

养老金融产品扩容 资本市场服务养老成效显著
养老金产品规模突破2.4万亿元,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扩容至297只,养老REITs等创新工具蓄势待发。资本市场服务养老金融取得阶段性成效,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丰富,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打通。

资本市场本周大消息: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央行逆回购等
本周资本市场迎来多个大消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我国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数据公布等,这些消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南方基金自购旗下权益基金 彰显对中国资本市场信心
8月10日晚,南方基金公告称,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合计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南方基金认为我国股市当前投资性价比优势突出,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布局良机。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专家解读与投资机遇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专家解读《意见》对新型工业化的积极意义、资本市场作用及投资端改革影响,并指出创新药、算力、AI应用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周末资本市场要闻汇总:中俄通话、证监会改革、险资举牌等
财联社8月10日讯,周末资本市场大事频发,包括中俄元首通话、证监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险资积极举牌银行H股、北京楼市政策松绑等。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PPI环比降幅收窄。广东新增基孔肯雅热

险资私募证券基金扩容,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近日,中国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成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新案例。目前已有6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获批,6只基金进入运作阶段,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有利于保险资金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政策解读与展望
本文解读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的重要部署,分析了其涵盖的投资和融资功能,以及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方向。

深交所“创享荟”聚焦创新药发展,资本市场助力行业升级
8月5日,深交所在杭州举办“创享荟”,聚焦创新药现状与未来,资本市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讨论行业监管、国际合作等,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技术与资本共振推动行业进入黄金期。

证监会严把IPO入口关 逆周期调节防扩容
针对IPO大规模扩容的担忧,证监会表示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做好逆周期调节,确保资本市场稳定,不会出现大规模扩容,同时全球市场正适应科技趋势,促进二级市场活跃。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专家称需在吸引力和包容性上下工夫,通过制度改革等提升市场质量,外资看好后市,证监会将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深交所“创享荟”聚焦创新药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8月5日,深交所在杭州举办“创享荟”活动,聚焦创新药现状与未来,探讨资本市场如何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深交所表示将继续支持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资本市场、外贸、基金等热点聚焦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涵盖资本市场支持科创企业、外贸运行向好、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港股公司业绩预告、中国移动业绩、外汇储备稳定、纺织行业韧性、中国经济前景信心、主动权益类基金财富效应及大疆跨界扫地机器人

兴业证券:助力科创与绿色金融发展
兴业证券总裁刘志辉表示,公司有效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助力企业上市及绿色转型。

2024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成核心引擎
2024年初,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国企改革聚焦价值创造。资本市场成推动国企改革核心引擎,助力国企实现价值再发现、再评估和再创造。

A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 释放积极信号
A股市场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高位,释放出三大积极信号:稳股市政策成效显现、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资金看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资本市场助力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8月7日,资本市场支持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宣导会在南通举办,旨在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赋能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江苏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会上分析了

资本市场AI人才争夺战升级,高薪抢人成趋势
资本市场再现AI人才“抢人大战”,拼多多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高薪招聘AI相关人才信息,岗位需求多样化,AI产品经理、大模型算法工程师需求激增,平均月薪高达数万元。

财经资讯汇总:证监会严惩造假第三方,万科获深铁借款
本文汇总了多条财经资讯,包括财政部下达农业救灾资金、证监会加强对资本市场造假第三方的约束、上交所对上纬新材违规投资者采取措施、三江购物与盒马合作到期不续签、万科A获深铁集团借款、印尼巴厘岛快艇事故、以色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险资、公募基金、外资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险资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为市场提供动力。业内人士建议从政策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