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多路径赋能居民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网络 2025-11-18 17:51:15
证券研报 2025-11-18 17:51:15 阅读

  中航证券董忠云 刘庆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背景,决定了持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来,多项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2025年6月份,央行、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凸显了金融体系在促进消费复苏与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限于融资与投资,更可通过多层次、多路径机制有效赋能居民消费提升,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一、资本市场提振居民消费的路径分析

  在提振居民消费的宏观战略背景下,资本市场具备显著的作用空间。通过持续深化改革,资本市场可借助短期的财富效应、中期的企业盈利与投资传导效应,以及长期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共同构筑支撑消费市场繁荣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注入持续动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至关重要。

  首先,资本市场持续健康上涨可通过“财富效应”直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尽管学界基于不同国别数据与模型设定,对资产价格与消费增长的关联强度存在不同实证结果,但多数研究表明,股市等权益市场的稳健上涨能够显著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推动消费支出增加。尤其是在我国居民资产结构中金融资产占比逐步提升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对消费的边际贡献正在不断扩大,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资本市场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间接促进就业与收入增长,进而助推消费扩张。股市估值提升可改善股权融资环境,使企业更易于扩大投资与招聘规模,进而通过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间接推动消费。2000年以来的A股数据表明,股市涨跌与全部A股公司的融资金额(包括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等)呈正相关。上市公司融资多用于扩大生产或开拓新业务,这类投资行为往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升社会总体就业水平,从而间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历史数据表明,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失业率与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率往往伴随较高的消费需求,这进一步证明了资本市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最后,从长期结构性视角看,资本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借助高效的信息发现与价值评估机制,资本市场能够引导资金持续流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代表未来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资本市场数十年发展经验,以及我国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制度创新与显著成效,均已验证了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与产业导向上发挥的关键作用。这种持续的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此过程中,大量高质量就业机会得以创造,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比例持续扩大,从而为社会消费需求的长期扩张奠定坚实基础,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未来资本市场进一步助力提振居民消费的改革方向

  尽管资本市场在提振消费中具备显著潜力,但当前仍存在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覆盖面有限、产业导向功能未完全发挥等制约。未来,要继续释放资本市场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还需从市场稳定性建设、普惠金融深化和新兴产业资本支持三大方向持续推进改革,以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一)完善市场稳定机制,推动中长期资金系统性入市与类平准工具创新

  近期,资本市场在稳预期、防波动方面已取得多项进展:中央汇金在市场异常波动时增持ETF,有效发挥“类平准”功能;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逐步提高,为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本;2025年1月份,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公募基金、保险机构、养老金等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此外,社保基金与养老保险基金的考核机制改革,也有助于抑制资金短期逐利行为,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未来应继续健全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丰富平准工具箱,降低市场异常波动的频率与幅度,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夯实“财富—消费”良性循环的制度基础,为消费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二)拓展资本市场覆盖面,构建以金融资产为核心的新财富蓄水池

  截至2024年末,A股投资者总数为2.3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7%,该比例仍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广大居民的触达不足,制约了其提升居民财富积累的潜力。近年来,我国在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与覆盖面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包括推出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加强投资者保护、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组织券商开展普惠金融宣讲等。未来应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扩大A股投资者在居民中的比例,使更多尚未接触资本市场的居民分享发展机遇与改革红利,逐步将A股市场打造为继房地产之后新的居民财富蓄水池,切实扩大资本市场对消费的提振作用。建议在“十五五”期间设定扩大资本市场覆盖面的具体目标,如将A股投资者数量提升至某个合理的更高水平,以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

  (三)强化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效能,打通“产业升级—就业改善—消费跃迁”链条

  近年来,通过上市制度改革、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和创新融资工具等多重措施,资本市场在支持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体表现在:科创板推出、创业板上市条件优化及北交所设立,有效解决了相关企业在传统板块上市难的问题;在资金端,长周期考核机制的逐步推广有助于扭转资金短期逐利倾向,引导资金定向布局具备长期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在融资工具方面,科创债的推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普遍具有轻资产特征的新兴产业企业在债权融资方面的困境。未来应继续推动资本市场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借助其强大的联通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先进制造、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将产业升级红利切实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扩张的持续动力,最终实现资本市场赋能消费跃迁的长效机制,为消费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调配的重要平台,通过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多重路径,为提振消费注入持续动力。未来,应继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市场韧性和包容性,充分发挥其枢纽功能,为实现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IS)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