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F今日收评 | 标普500ETF涨停 恒生互联网ETF跌逾4%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深海科技概念股再度爆发,煤炭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冲高回落。下跌方面,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标普500ETF涨停,标普油气ETF涨超3%。美股周三收高,科技股领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上调通胀预期,下调经济增长预测,并预测今年降息两次。

太火爆!千亿级认购 这只基金强力吸金 机构投资者参与踊跃
公募REITs再现千亿级火爆认购。3月20日,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发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的公告,按公告计算,该基金在战略配售、网下发售、公众发售中合计获得了约1113.34亿元的资金认购,其中网下发售的配售比例低至0.57%,刷新了2023年以来的公募REITs网下配售比例纪录。公募REITs频频“卖爆”,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稀缺性和打新收益。

指数使用费将由管理人承担 投资者无须再为这690只产品“掏腰包”
公募费率改革再落一子,这次降费的对象,是超3万亿规模的指数基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日午间,公募基金已经密集披露了80余则公告,内容均为从3月21日起,行业全部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并相应修订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有关内容。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这一变化将涉及89家基金公司的690只指数产品,合计规模近3.2万元。

最新!19.93万亿
2025年2月,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2月末,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达19.93万亿元,较1月末的19.92万亿元微增0.01万亿元,连续三个月保持回升,逼近20万亿元关口。

小米持续刷屏!2024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基金“含米量”高!
3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的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35%至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达272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A、天弘新华沪港深新兴消费A、中邮沪港深精选混合A、申万菱信中证沪港深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型发起式A、广发成长精选混合A等基金“含米量”居前。

社保基金持仓动向:去年四季度新进8股
年报密集披露,机构最新持仓动向曝光!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进股共有8只。目前共有202家公司已经公布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透露出机构行踪。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社保基金共现身33只股,调仓动向方面,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进8股、增持12股、减持8股,社保基金持股量保持不变的有5股。

科学衡量收益表现 公募产品“业绩之锚”迎关键变革
在市场愈发重视基金业绩是否可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当下,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以中证A500为代表的“新宽基”指数取代传统市值宽基指数,陆续出现在公募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中。此外,为了以更科学、合理的业绩比较基准评价业绩表现,部分行业主题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进一步细化调整,指数构成更加多元。

春季攻势仍有向上空间 一线私募看好传统核心资产“价值再发现”
近期上证指数在创出年内新高后,呈现小幅盘整态势。结合经济基本面、政策面、全球市场资金动向等多方面因素,多家一线私募表示,短中期内市场仍有较大概率保持震荡上行的运行节奏,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依然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2025开年以来科技板块表现不俗,私募业内对于传统核心资产的预期也明显抬升。普遍看多后市对于短中期走势,多家受访私募普遍表示,继续看好后市。

多只ETF规模猛增 资金“扫货”中国科技股龙头
3月以来,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股持续走强,与此同时,多只港股和A股科技相关ETF持续“吸金”。据统计,早在2024年四季度,机构便已开始布局中国AI产业链上游硬件,目前亚太地区和新兴市场长线资金均已超配中国资产。站在当前时点,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技术突破推动了本轮科技股上涨行情,未来随着更多利好因素推动,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基民利好!这笔钱“省了”
基民迎来大利好!3月19日晚间,华夏、易方达、银华、招商、汇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变更存量指数产品指数使用费,由从基金财产中列支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此前,指数使用费按照“新老划断”原则收取,此次变更后,不少基金管理人旗下全部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此举将实打实为基民降低投资成本。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