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气温”强势回升 公募基金看好三条主线
上周,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推动下,A股市场“气温”明显上升。3月14日,沪指收复3400点,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涨近3%。消费板块再现多股涨停,贵州茅台大涨近6%,被市场认为是消费板块复苏的信号。

公募薪酬改革风暴将至:业绩红线或触发薪资“腰斩” “旱涝保收”将成过去式
产品亏损严重但基金经理“躺赢”挣钱要成为历史了吗?一则“公募业绩低于基准10%降薪50%”等传闻近来在市场再掀波澜。作为敏感又劲爆的话题,针对基金经理薪酬的议论声从未停歇。第一财经记者向业内多方核实获知,确有一份关于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的初稿,其中有提到,对低于业绩比较基准10%或者负收益的产品,基金经理薪酬下降50%,并强化业绩延期支付和追索机制。

知名基金南下“扫货” 港股仍有上涨空间?
自2月底以来,港股波动加大,但主要股指年内表现仍大幅跑赢美股。截至3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了31.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累计涨逾21%。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累计下跌了4.13%、8.06%。港股上涨过程中,知名公募、私募机构频频加仓港股。

小盘股火了!公募最新提醒
今年以来,小盘股指数涨幅明显,万得微盘股指数、中证2000指数等频创新高,小盘股基金业绩表现亮眼。业内人士认为,资金对小盘股关注度持续提升,投资者需保持谨慎,避免盲目跟风。小盘股指数频创新高相关基金业绩表现亮眼在经历去年12月的短暂下跌后,今年以来,小盘股指数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态势。

见证历史!超3700亿港元南下“扫货” 基金疯狂增持举牌
近期,易方达、睿远、宁泉资产等多家公私募基金南下抢筹,在港股市场大手笔“扫货”。其中,“杠铃”两端——科技和红利最为吸金,AI医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赛道与银行、电力等高股息资产被频频举牌和加仓。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金额已经超过3700亿港元,相当于每小时便有超2亿港元真金白银南下“扫货”,年内南向资金成交占比已攀升至58%。

最高涨超13% 这类基金亮眼!基金经理:把握配置节奏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赚钱效应显现。截至3月14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年内已累计上涨5.29%,而去年同期告负。拉长时间看,去年9月24日以来,中证转债指数涨幅累计高达19.87%。可转债基金业绩“水涨船高”,十余只基金年内涨幅超10%。多位受访机构人士透露,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成为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投资替代品种。

突然暴涨43%!还能上车么?最新研判来了
【导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募投研人士研判具身智能发展机遇:政策强有力引领和驱动,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其中,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北京、深圳、重庆等多地近期也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出台具体政策。
金价一度冲上3000美元 去年40次破纪录 为何是黄金在闪耀?
3月14日,现货黄金价格和COMEX黄金期货双双冲上3000美元/盎司,为历史上首次涨穿3000美元整数位心理关口。其实,金价自2000美元/盎司攀升至3000美元/盎司,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其间金价也经历几轮调整,在2022年9月低见1614美元/盎司,但自2024年开始,国际金价如脱缰野马般震荡上扬。
四大因素彻底引爆!哪些潜力股值得期待?机构最新解密
本周49股获机构重点青睐。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本周(3月10日至3月14日),59家机构合计进行378次评级,共计245股被券商研报给予“买入型”评级(包括买入、增持、强烈推荐、推荐)。合计来看,共49股获2家及以上机构重点关注。机构关注度最高的是东鹏饮料,有16家机构评级;紧随其后的是爱美客,有14家机构评级。

A股后市如何?多家公募最新研判!关注三条主线
A股市场回暖趋势明显。最近一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39%、1.24%、0.97%。特别是3月14日,沪指收复3400点,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涨近3%。消费板块再现多股涨停,贵州茅台涨近6%突破1600元大关,被市场认为是消费板块复苏的强力信号。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