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贸摩擦下 企业出海策略与培训助力
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全球经贸摩擦加剧,企业出海面临挑战。江苏苏州通过针对性培训,助力企业有效开拓海外市场并规避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2025中国航海日:绿色航海引领海洋经济新篇章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我国航海事业取得瞩目成就,拥有全球最大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今年航海日主题为“绿色航海向新图强”,我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彰显经济实力。

跨电网电力交易机制出台,助力全国电力市场统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复函,提出国网、南网年底前统一市场规则,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打破市场分割,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河北保定冰柿:滞销变畅销 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保定冰柿凭借独特口感走俏市场,成为网红美食。当地通过创新打造冰柿产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同时,建立标准化体系,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冰柿产业持续发展。

贵州产业转型:人工智能炼铝师引领智能化升级
贵州遵义铝业通过人工智能炼铝师实现节电7000万千瓦时,减少费用约4000万元。贵州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揭阳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试产成功,推动绿色化工发展
广东揭阳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试产成功,采用自主研发装置转化废塑料为高附加值原料,解决回收难题,推动石化产业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化工产业链。

景区平价策略:提升旅游体验与实现共赢
暑期旅游高峰,景区商品价格引关注。高价有因,但宰客行为不可取。龙潭大峡谷平价策略获赞,通过让利增客流,建立听证会制度显诚意。平价非降价噱头,需保障商家收益,形成共赢。景区应挖掘资源,开发多元产品,以平价换客流,以质量赢青睐。

自然资源部:上半年新发现矿产地38处 找矿取得突破
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绝大多数矿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矿产勘查投入资金也保持快速增长。

东北振兴新动能:知识产权发挥关键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一区有效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增长显著,地理标志总量接近全国十分之一。知识产权在东北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及乡村全面振兴,为地区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贡献力量。

跨国车企在华经营模式转变:研发、市场与供应链重构
7月10日,雷诺集团旗下安培等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协议,日产与东风成立新公司,标志跨国车企在华经营理念、战略和模式发生重大转变,涉及研发、市场、供应链等多方面。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