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磷化工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网络 2025-11-12 07:30:45
市场资讯 2025-11-12 07:30:45 阅读

  受益于化工涨价潮影响,磷矿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成为市场焦点。据百川盈孚数据,11月11日,国内30%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1017元/吨,28%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945元/吨,25%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758元/吨。这一价格水平反映了当前磷矿石市场的供需紧张状况。

  某磷化工上市公司高管告诉上证报记者,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新能源需求稳步增长、新增产能落地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磷矿石市场供需紧张的平衡格局仍难以打破,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行业正朝着资源高效化、产业链整合化方向加速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

  “公司在手订单情况仍然供不应求。”贵州开磷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旗下还设有多处生产基地,专门从事磷化工的深加工和产品制造。据他透露,即便依托自有矿山,公司每年开采的磷矿石仍无法满足下游全部生产需求,还需从外部市场采购一部分矿石,以确保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这进一步凸显了磷矿石资源的紧缺性。

  上述磷化工上市公司高管解释称,2024年,国内磷矿石总产能约为1.5亿吨,略低于2023年,但实际流通量有限,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地区,市场流通量较低。尽管多家企业披露新建磷矿项目,但由于从取得采矿权到建成投产周期较长,普遍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久,新增产能落地速度不及市场预期,这加剧了磷矿石市场的供需矛盾。

  该高管告诉记者,磷矿石下游需求主要由传统磷肥和新兴的锂电池材料(如磷酸铁锂)构成。磷肥市场作为最大的消纳端,受国家环保政策限制,产能扩张受限,总体保持稳定。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的广泛应用,正逐步分流磷矿石资源,成为推动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磷矿石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据行业估算,每生产1吨磷酸铁,约消耗2.5吨至4吨磷矿石,具体数值因矿石品位和生产工艺而异。随着2024年磷酸铁锂产量突破250万吨,对应磷矿石需求已接近700万吨,进一步加剧资源紧张局面。这一趋势预示着磷矿石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紧张状态。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目前,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等一批A股公司“手握”丰富磷矿,有望凭借资源优势,在市场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这些企业通过扩大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为磷矿石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云天化现有磷矿储量近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年。其现有磷矿浮选项目(450万吨/年)在建,子公司昆阳磷矿二矿地采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有望进一步增强资源自给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兴发集团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为3.95亿吨,通过参股或控股子公司拥有大量处于探矿和探转采阶段的磷矿资源,权益储量约4.10亿吨。这些资源为兴发集团在磷矿石市场中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川恒股份具有320余万吨/年的磷矿石生产能力,其控股子公司福麟矿业拥有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及鸡公岭磷矿,控股子公司黔源地勘拥有老寨子磷矿的采矿权,参股公司天一矿业拥有老虎洞磷矿。这些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川恒股份在磷矿石市场中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第三季度,多家磷化工上市企业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云天化、川金诺、川发龙蟒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8亿元、1.27亿元和1.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30%、189.43%和50.91%。这一业绩表现反映了磷化工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和磷矿石市场的高景气度。

  “随着环保政策加码,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上述磷化工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磷石膏综合利用行动方案》,要求到2026年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环保压力下,部分中小磷矿因无法达标而逐步退出市场,或将进一步收紧供给端,推动磷矿石价格保持稳定。”

  该人士判断,在未来一至两年内,磷矿石价格仍将保持稳定。“一方面,磷肥与磷矿石价格形成相互支撑机制;另一方面,硫磺等原料价格上涨,也推高了磷肥生产成本,间接支撑磷矿石价格。此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提升,逐步实现对低品位矿的高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压力,为磷矿石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