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原科技:国产AI芯片的崛起与智算产业新征程

网络 2025-11-04 09:36:07
市场资讯 2025-11-04 09:36:07 阅读

  成立7年就推出四代云端AI芯片,这在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赵立东看来是“符合预期”。国产AI芯片发展迅猛,其中一条巨大分水岭让他尤为振奋——国产芯与国内市场间曾经的“一厢情愿”,今年开始转为“双向奔赴”。这背后有两股推力:我国对构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的顶层布局,以及国产AI芯片本身技术实力、产品性能的愈发精进。

  倒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一条巨大分水岭让他尤为振奋——国产芯与国内市场间曾经的“一厢情愿”,今年开始转为“双向奔赴”。这背后有两股推力。一在于我国对构建自主可控算力体系的顶层布局,二在于国产AI芯片本身技术实力、产品性能也愈发精进,为国产芯片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燧原科技无疑将这两股力量具象化了——不久前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其发布的最新一代训推一体产品“燧原L600”,将采用国产工艺,未来几年订单或高达数十万片。

国芯志:做“大芯片”,拼硬科技

  赵立东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硕士,在硅谷工作逾20年。就职美国芯片企业AMD期间,他回到国内,在上海张江参与成立AMD上海研发中心,亲眼见证该中心的业务从IP和芯片验证,发展到IP、芯片、板卡、软件设计,并为AMD在苏州建封装测试厂提供量产支持,且短短五年间,上海研发团队从180人壮大至2000人。

  在此过程中,赵立东兴奋察觉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机遇——上海具备非常完整的端到端的研发链条,当年AMD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由中国贡献。也就是说,研发、市场都在中国,唯独少了产品定义。

  芯片产业链的“产品定义”,是指至少提前两年预测市场所需产品,测算开发成本、销售利润,并评估竞争格局。赵立东反复评估,认为唯有拼高技术门槛的算力芯片,才可能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2018年3月,上海,赵立东与AMD时的同事张亚林联合创立燧原科技,瞄准云端芯片,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发布了第一代云端训练产品,又在2020年发布第一代推理产品;2021年,燧原科技发布其第二代训练产品和推理产品;2022年,燧原发布云燧智算机,并成功搭建国产千卡训练集群;2024年,燧原发布第三代产品“燧原S60”,实现国产万卡推理集群。

  产品迭代如此高效,既靠团队丰富经验,更靠高度聚焦与严格执行。赵立东告诉记者:“从A到B,燧原是一条笔直的直线。这中间没有任何方向上的犹豫,就是定位在针对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最高端的训练芯片,满足客户对高性价比、高能效比、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要求。”

落地诀:一开始就和客户在一起

  争气的国产AI芯片,经历重重突围——它一方面要克服海外巨头的技术封锁和生态限制,另一方面又要尽快跑通国内商业化闭环,实现企业自我造血,才有实力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赵立东坦言,芯片应用,没有规模就不可能盈利,而要想实现规模化,就必须找到海量的实际应用场景。

  那么,谁有海量实际应用场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互联网巨头。对它们而言,拥有更多算力芯片,等同于拥有更多发展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燧原创立之初,互联网大厂腾讯即进入燧原的股东阵营,此后燧原每一轮融资都有腾讯参与。“一开始就和客户在一起,且能符合客户需求,这非常关键。”赵立东说。

  这段深度合作关系,造就共赢佳话。通过持续加码芯片公司,腾讯为自身算力基础设施储备硬件;燧原芯片则可在海量实战场景下打磨优化,以“用”促“进”。

  迄今,燧原科技的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以燧原S60为例,产品自2024年下半年量产后,已出货再加上订单,累计超过10万片,在国产AI加速卡落地规模方面进入第一梯队,且销售仍有机会继续扩大。燧原S60现已支持超过300个应用场景,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搜索广告推荐、传统AI模型等。

  励志的燧原又积极牵头,参与建设多个“东数西算”工程智算中心。其中,甘肃庆阳智算中心是燧原科技与合作伙伴于2024年底联合建成的国产万卡推理集群,成为我国国产算力集群建设一个阶段性成果。

  也就是说,从国民级社交应用、在线会议应用,到首个国产万卡推理集群,无论面向个人还是企业,运用国产算力已非蓝图,而是妥妥照入了现实。

集群愿:为“五层系统”垒砖瓦

  然而面对行业风云变幻,赵立东始终如履薄冰。

  他心存敬畏,是因为产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每一步都必须踏准,不能走丢——市场无情,当前,AI训练的规模越来越大,玩家却已越来越少。但同时,模型开源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能效的推理算力支撑,并驱动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市场对于推理算力的需求将是训练算力的百倍乃至千倍。这又是巨大机遇。

  此外,算力基础设施正走向集群化、系统化,再不是某一家公司能单独完成。赵立东向记者细致描述了当前完整的人工智能算力系统,共有五层。第一层是人工智能芯片;第二层是高密度服务器,即“超节点”;第三层是网络层,这是搭建万卡甚至十万卡集群的关键;第四层是分布式计算,把计算任务进行拆分与汇总,实现软硬件协同;第五层才是最上层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要搭建好这五层算力系统,实现层层相扣、高度适配,不仅投入金额巨大,且需要跨行业协作、多方面聚力,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更关键也更迫切在于,需要探索出更具吸引力的利益机制和商业模式。

  赵立东透露,燧原科技正在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国产数万卡规模智算集群建设,加速实现从技术产品闭环向商业产业闭环的跨越,加快形成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国产算力创新生态。

  他形象地说:“珠峰北坡在中国一侧,陡峭难登,是一条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的攀登之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是在攀登中国智算产业的珠峰北坡。燧原科技的目标,就是与众多国内合作伙伴携手并肩,共同踏出一条自主可控、开放共赢的中国智算产业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