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杀跌避险潮再起,美债黄金成资金避风港
全球市场杀跌!避险情绪升温
周五,欧洲股市全线走低,德国DAX指数一度跌超2%,英国富时100指数一度跌超1.5%。美股三大股指期货也一度大跳水,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盘中一度跌超1.5%,标普500指数期货、道指期货盘中一度跌超1%。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欧洲股市的跌幅有所收窄;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的跌幅则大幅收窄,跌幅均在0.2%以内。市场避险情绪主导交易,投资者转向美债、黄金等安全资产。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市场也大幅跳水。比特币一度大跌超5%,以太坊跌超6%,BNB一度大跌超12%。因市场对美国地区性银行“爆雷”的担忧以及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存在,投资者纷纷寻求避险,抛售股票、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转而买入黄金、美债等避险资产。周四,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以下,周五进一步下跌,最低触及3.936%,为4月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线下跌
今日(10月17日),欧洲股市集体低开,德国DAX指数一度跌超500点,跌幅超过2%;OMX哥本哈根20指数一度跌超3%,富时意大利MIB指数一度跌超2%,英国富时100指数一度跌超1.50%,法国CAC40指数一度跌超1%。另外,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中也一度大幅跳水。截至记者发稿时,上述指数的跌幅均有所收窄。其中,德国DAX30指数跌1.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97%,法国CAC40指数跌0.23%,OMX哥本哈根20指数跌2.83%。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的跌幅则大幅收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1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07%,道指期货跌0.02%。
因市场对美国地区银行的信贷担忧加剧,大型银行股美股盘前集体下跌,美国银行一度跌超3%,花旗集团一度跌超2%,高盛、富国银行一度跌超1.5%。目前,上述股票跌幅均大幅收窄。美国区域银行Zions抹去盘前跌幅,现涨超4%。加密货币市场也大幅杀跌。24小时内,比特币盘中一度跌超5%并跌破10.5万美元,以太坊一度跌超6%并跌破3800美元,BNB一度大跌超12%,艾达币、Solana一度跌超8%。24小时内,加密货币全网爆仓超30万人,爆仓金额接近12亿美元,近八成为多单爆仓。
在抛售风险资产的同时,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债、黄金等避险资产。交易员们越来越担心不良贷款,因为最近的两起破产事件表明,美国贷款标准可能放松得太多了。再加上贸易紧张局势和美国政府持续关闭,可能会让一些人的避险要求大幅提高。周四,现货黄金大涨近3%并突破4300美元/盎司。同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以下。周五,现货黄金一度涨超1%,最高触及4380.79美元/盎司,美债收益率也继续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低触及3.936%,为4月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5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3.505%,创出1年多新低。Van Eck Associates跨资产策略师Anna Wu表示:“美国国债价格的上涨是一场避险资产的追逐。随着信贷相关困境导致不确定性激增,可以说有一些下意识的反应。”
避险潮再起
随着市场对两家美国地区性银行披露的问题贷款可能预示着危机蔓延的担忧加剧,资金纷纷涌向美国国债及黄金,这是掀起全球市场的避险热潮的一部分。财政赤字问题与贸易紧张局势等也削弱了风险情绪。除了美债,10年期澳大利亚国债收益率降至4.09%,为4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也有所下降。星展银行高级利率策略师Eugene Leow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缺乏官方经济数据,投资者关注负面消息流,并加大了对美联储放宽政策的押注。我们仍认为,美国收益率短期内将呈下行趋势,如果市场情绪恶化,这一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中指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张以及债券市场承压等多重风险交织,叠加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将显著增加“无序市场调整”的概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各国央行在关税与通胀风险上保持高度警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市场韧性主要来自对发达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然而,这种市场乐观情绪掩盖了关税和政府巨额债务带来的潜在损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半年度《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写道:“估值模型表明,风险资产价格已远高于基本面,增加了负面冲击发生时出现无序调整的可能性”。报告指出,股市和公司信贷估值“被明显拉伸”,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概念股推动下,市场集中度达到历史高位。一旦预期回报无法支撑高估值,可能会出现“突然且剧烈的调整”。据央视新闻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助理主任吴建明表示,“目前全球都出现了‘资产估值被拉高’的现象。与我们4月发布上一份报告相比,现在一些领域、一些国家的资产估值被拉高的程度更加明显。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股,以美国为例,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回到了‘被拉伸’的高位。虽然还没有达到互联网泡沫之前的水平,但正在接近。”
“此外我们还看到‘市场集中度’上升的风险,少数几只股票正在驱动整个市场的走势,这些都值得警惕。我们认为当前估值确实偏高。虽然并未直接预判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调整,但估值越高,一旦出现调整,其幅度也会更大。因此无论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监管政策,决策者都应关注这些变化。”吴建明说道。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