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领域获突破,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量子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量子技术(量子技术商业化)正逐步跨越实验室门槛,迈向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近日,我国在量子领域斩获多项突破性进展,不仅为量子产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也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市公司竞相布局。具体来看,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团队,在药物研发领域通过引入“量子显微镜”,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标志着量子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突破。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安徽省烟草公司了解到,其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盾量子)等单位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烟草行业量子安全防护体系已正式投入运营。该体系运用量子通信技术,对烟草财务系统与银行支付系统间的数据传输进行加密,为数字化转型筑起了信息安全的新防线,也为行业内外的高安全需求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全范式。
国盾量子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据记者深入调查,此次量子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资金安全与监管效能、探索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新标杆的重要实践。未来,该体系有望以“即插即用”的便捷方式,推广至更多业务场景,进一步拓宽量子技术的应用边界。
随着量子技术商业化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布局力度。“作为国家量子产业联盟的首批会员单位,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州信息)是量子通信干线的重要服务商之一,陆续参与了‘京沪干线’‘武合干线’‘沪合干线’‘汉广干线’‘粤港澳湾区’等多条国家骨干网建设,助力完善了量子应用相关配套设施。”神州信息方面表示,公司从事量子通信业务领域多年,将持续跟踪前沿技术的变化。
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未来公司将逐步实现网间连接器等密码产品具备量子随机数以及抗量子密码的能力,也将持续探索抗量子前沿技术,推动抗量子密码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并通过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的落地实践,为数字安全构筑全新的防线。
可以看到,对于量子技术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而言,提前布局量子领域,不仅是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关键一步,也将在科技变革中占据“商机”。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日益完善,量子产业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报告大厅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约为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43.12%,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97.58亿美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也提醒,尽管量子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等挑战。特别是在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更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量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