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大钢铝关税范围,国内钢铁行业积极应对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407个钢铝衍生产品类别纳入关税清单,相关产品中钢铁和铝成分将征收50%关税,于8月18日正式生效。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分析称,此次美国扩大关税范围对我国钢材直接出口美国的实际影响不大,但对于间接出口的相关含钢中间产品(如钢坯、板坯等半成品)以及结构件、紧固件等影响加大,此外或将进一步制约我国对其他国家出口。
8月20日上午,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特钢”,000708.SZ)证券事务代表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美国业务占比“非常非常小”。
同时,来自工程机械、船舶等钢密集型产品相关行业的人士也认为,钢铝关税征收范围扩容对公司影响十分有限。例如,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机械”,000425.SZ)董秘即向记者强调,美国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不到1%,“可以忽略不计”。
钢铝关税征收范围扩大
2025年以来,美国对钢铝产品的关税限制呈逐步升级态势。自2月10日起,特朗普政府已相继宣布将特定铝产品及衍生品的进口关税从10%提至25%(3月12日生效)、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6月4日起生效)等。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美国商务部于同日宣布,工业与安全局已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税则》(HTSUS),这些产品将因所含钢铁和铝成分而被加征额外关税,扩大的关税清单将于8月18日正式生效。
据悉,此次扩大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两类产品:一是含有钢铁和铝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如钢坯、板坯等;二是由钢铁和铝制成的金属结构件、容器、紧固件等。而上述关税政策针对全球的钢铁和铝产品,与“对等关税”不叠加,此前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也不适用于钢铁和铝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钢铁和铝作为基础原材料,其中钢坯、板坯等处于产业链中游,是下游制造业的基础原料,关税加征将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环节成本;而钢铁和铝制成的金属结构件、容器、紧固件等则覆盖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多个实体行业,与终端产业关联紧密。
基于此,业内普遍认为,美国并非我国钢铁企业主要出口国,此次关税范围扩大对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影响有限。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出口美国钢材8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0.8%;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美国钢材48万吨,占出口总量的0.7%。
相对而言,业内认为其影响可能会更多体现在我国工程机械、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用钢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不过,华闻期货首席黑色分析师胡万斌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强调,“如果考虑到当前美国钢材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上述关税政策对美国钢材及相关衍生品进口量的实际影响或低于预期”。
以与钢材联系颇为紧密的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目前多家龙头工程机械企业海外营收占比颇高,但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市场较为分散,对美出口比例较低。
例如,据五矿证券在今年4月的统计,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528.59亿美元,按出口金额排名美国位列第二,出口金额40.55亿美元,占比仅为7.7%。在之前的采访中,中联重科、柳工等多家龙头工程机械企业均表示,公司对美出口销售占比很小,对整体经营影响“极为有限”。从中可以看出,较低的对美出口占比,使得此次钢铝关税扩容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出口冲击有限。
而作为“用钢大户”,我国造船业亦被认为会受到冲击。对此,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强调,船企“要对复杂国际经贸斗争的长期性有清醒认识,主动适应时代迎接市场考验”。其建议船企做好“内功修炼”,增强自身的实力和韧性等。
多家钢企业绩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外部关税给下游用钢行业带来潜在压力,但国内钢铁行业通过供给侧调控与成本优化实现了利润显著修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铁矿石、煤焦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明显。另据Mysteel(我的钢铁网)数据,截至6月30日,62%澳粉指数报93.55美元/干吨,较年初的100.9美元/干吨下跌7.28%;同期焦炭价格指数跌幅达31.46%,低硫主焦煤下跌19.70%;螺纹钢、热轧板卷等成材价格跌幅则在7%—9%之间。
在此背景下,今年1—6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为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不过,同期这些钢企的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分析指出,上半年钢铁行业整体取得较好成绩,根本原因是粗钢产量下降、供给端相对保持自律克制,使得钢铁行业在整体需求承压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效益改善。
具体到单个企业,多家上市钢企实现今年中期业绩改善。如华菱钢铁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8亿元,同比增加31.31%;中信特钢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98亿元,同比增加2.67%;南钢股份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3亿元,同比上升18.63%等。
同时,多家上市钢企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也显示,其中大部分实现了利润增长或扭亏。如新钢股份、山东钢铁、三钢闽光、安阳钢铁等企业均预告称,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鞍钢股份、马钢股份、本钢板材、酒钢宏兴、重庆钢铁、抚顺特钢则预告称,上半年实现亏损减少。
不过,依然有谨慎的看法认为,美国关税近年不断调整。若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或对我国用钢密集型产品出口形成长期压力,国内钢铁行业仍需警惕外部需求波动风险。
对此,王国清建议,面对美国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我国钢铁行业需要在产品、市场、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策略,开发高端差异化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等出口市场,实现出口目的地国家多元化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