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严惩私募违规 强化市场规范

网络 2025-08-10 21:55:24
市场资讯 2025-08-10 21:55:24 阅读

财联社8月10日讯(记者封其娟)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披露多份处分公告,私募成处罚重点,违规乱象频发。

8月8日,协会披露5份自律处分,3份针对私募。上海复熙、江苏煜宁受严重警告,上海寰财被警告。据公告,上海复熙、江苏煜宁协助多家发行人非市场化发行,收取大额费用;上海寰财协助某发行人“自融”发行。

上述涉事私募面临多重处罚。江苏煜宁、上海寰财被中基协注销登记,上海复熙被暂停产品备案一年。今年7月,交易商协会还处罚了4家机构及一位私募人士,普遍存在“自融”、“返费”发行等问题。

从处分公告看,被处罚私募普遍存在通过资管产品或嵌套结构协助发行人违规发行的行为,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协助“自融”发行;二是参与“返费”发行;三是跨业务违规与利益冲突。

三度追责,私募违规遭“立体式”围剿

这3家私募在遭交易商协会此次处分前,已遭地方证监局、中基协处罚。上海寰财存在七大违规事实,包括办公场所不符合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不符合登记要求等。江苏煜宁原名江苏嘉和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向私募基金投资者承诺保证投资本金及收益等违规事实。上海复熙成立于2007年1月,存在利用基金财产牟利等违规事实。

5份自律处分均涉及“自融”和“返费”

7月14日,4家机构和1名个人同时遭遇处分,普遍存在开展或协助“自融”和“返费”发行。上海蒙森、深圳前海玖瀛协助某发行人“返费”发行,被予以警告。上海良牧投资协助某发行人开展“自融”和“返费”发行,被予以严重警告。北京恒瑞惠达协助发行人“返费”发行,被予以严重警告。某私募基金管理人员赵戬协助发行人“自融”发行,被予以警告。

交易商协会指出,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自融”“返费”等非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发行,干扰市场发行秩序。协会高度重视对非市场化发债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先后发布多项指引和通知规范相关行为,并持续加大对非市场化发债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