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与PPI数据解读:物价走势显积极信号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7月以来,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叠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相关部门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加大,物价运行显露积极信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从数据来看,CPI表现好于季节性,核心CPI持续回升;PPI环比降幅自3月以来首次收窄。
申银万国期货金融期货研究部经理唐广华认为,7月CPI波动中彰显市场消费活力与经济复苏脉络。7月CPI环比上涨0.4%,高于季节性平均水平,主要源于服务与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CPI同比持平,主要受食品价格拖累:鲜菜价格大幅下降、鲜果价格涨幅回落。非食品价格涨幅同比扩大,整体上扩内需政策效果正逐步在消费领域中显现。与此同时,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显示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往后看,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在外部经贸环境依然复杂的背景下,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会加力推进,继续对物价走势形成重要支撑。此外,“反内卷”政策也会一定程度上推升物价水平。
唐广华也认为,后续CPI将随消费复苏与政策支撑稳步上行。其中,促消费政策发力叠加服务消费旺季常态化,旅游、住宿等服务价格有望保持高位;而居民收入增长与信心增强将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将下降。
PPI方面,7月PPI环比下降0.2%,为3月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温彬认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部分工业品价格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唐广华也表示,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产业转型升级与内需释放成为商品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带动烧碱、飞机制造等行业价格回升;消费升级类需求拉动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行业价格上涨。这表明尽管经济面临挑战,但政策引导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助力PPI逐步回暖,迈向复苏轨道。
“我们注意到,7月下旬‘反内卷’政策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8月价格上冲动力减弱但整体仍在相对高位波动,这意味着8月价格中枢将高于7月,由此预计8月部分行业PPI将实现环比上涨,并带动整体PPI环比改善。”冯琳认为,但也要注意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外需承压以及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PPI的影响。
在唐广华看来,后续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将优化市场竞争秩序,宏观政策推动产业调整、带动新兴产业需求,工业品价格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未来PPI将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