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消费热力带:政策红包与IP经济共舞

网络 2025-08-09 22:30:46
市场资讯 2025-08-09 22:30:46 阅读

  政策红包、IP快闪、国补换新、离境退税……多元场景串起了广州从机场到商圈、从直播间到万人馆的“消费热力带”。

  今年上半年,广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11.22 亿元,同比增长5.9%,比一季度提升 2.4个百分点。二季度,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逐月提升,其中5月、6月的单月同比增速均在9.5%以上,充分展示出全市消费市场在政策助力和新型业态带动下显现的韧性。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以5.9%的社零增速领跑一线城市。同期上海、北京、深圳增速分别为1.7%、0.9%、3.5%,广州领先优势明显。

  领跑一线城市的背后,是广州国际知名度与场景繁荣度呈现出“双螺旋上升”的共振。广州用消费组合拳,把千年商都的古老招牌升级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时流量密码。

  “消费—退税—再消费”循环

  上半年,广州全市客运量累计1.63亿人次,同比增长0.9%;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次,增长9.2%,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3.9%。截至6月,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1.13亿人次,搭国际航班来穗的境外人士,增幅尤为亮眼。

  自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来,广州市通过部门联动多措并举优化离境退税服务,降低退税商店备案门槛,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促进“消费—退税—再消费”循环。

  受春交会带动,广州共吸引了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超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穗参会,创历史新高。广州太古汇于4月广交会期间正式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是华南地区首家实现“商户店内即买即退”的商场。目前,广州全市离境退税商店总数已突破500家,新增离境退税商店超160家,实现11个城区“全覆盖”。

  国补政策带动供需两端发力

  上半年,广州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6.4%,增速比一季度提升 5.7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型来看,购置补贴重点覆盖的新能源车增加7.1%、通讯器材增加1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加27.6%、家具增加 3.3倍各类商品消费均保持良好增势。

  小鹏汽车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 197,189 辆,同比增长 279%,仅用六个月就超过了 2024 全年交付量。同时,小鹏汽车全球化进程覆盖超4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超1.8万辆,同比增长217%。

  网络消费同样受到政策和需求带动,效应明显,今年上半年,各大电商平台以旧换新关键词搜索量节节攀升。唯品会数据显示,在暑期经济和国补政策的双重带动下,6月以来,高性能游戏笔记本电脑的搜索热度持续走高。

  “在补贴政策和绿色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高能效、环保型家电的需求显著提升。”唯品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广州还以“直播电商之都”的金字招牌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能级吸引国内电商巨头入驻。去年底,广州市、天河区联动赴沪招商,成功推动得物在天河注册成立公司。今年3月,抖音在广州成立广州穗耕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抖音华南总部”的关联公司之一。

  多个电商巨头加码布局广州的背后,是广州直播电商零售额居全国第一的行业地位以及丰厚的政策支持。广州已构建“平台+支付+物流+供应链+政策”全链路生态。

  “情绪消费”带动业态升级

  在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攀升的主流趋势下,从Z世代为情感共鸣与社交价值买单的“情绪消费”蓬勃兴起,成为时尚消费增长的“潜力股”。

  在情绪消费主导之下,不少消费者不远万里来到广州天环广场,只为与“社交货币”LABUBU拍一张合影。名创优品则通过与全球超过100个知名IP合作,不断创新并深入实施IP战略,成功将IP联名产品销售占比提升超30%。

  随着LABUBU、哆啦A梦、Chiikawa等越来越多的IP快闪落地广州,“IP经济”所释放出的“虹吸效应”,正折射出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活力。

  2025年,广州几乎“月月有万人场、周周有Livehouse”,多位热门歌手今年在广州举办多场演唱会,草莓音乐节、风暴电音节等品牌音乐节落地广州,极大拉动旅游、餐饮、住宿消费。

  从“拥有”到“体验”的价值迁移。消费不再只为“功能满足”,而是为“情绪补偿”。广州把演唱会、潮玩打包成“情绪基础设施”,背后是一座城市在争夺“意义供给权”。

  此外,广州依托较大规模的服务业能级,通过商务服务等高端专业服务业赋能,驱动供给创新紧跟消费升级潮流。

  今年1—6月,广州太古汇共引入4个广州首店品牌。受IP市场繁荣刺激,潮玩品类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高速增长。

  此前,广州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这标志着“千年商都”正式进入以场景化、数字化、多元化为特征的“二次创业”阶段。广州将用两年时间把传统商贸基因与数字消费、跨境场景深度融合,最终输出一套“老城市新活力”的消费升级范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