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科工拟港股上市 折叠自行车龙头的机遇与挑战
今年7月中旬,阿里创始人马云夜骑西湖的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其折叠自行车被指是英国BROMPTON品牌,售价高达1.85万元。实际上,中国本土的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是折叠自行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按零售销量来算,大行科工以22.64万辆的成绩排名全球第一。
创始人为83岁物理学博士
从激光物理学转行造自行车
近日,大行科工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不久前获得中国证监会IPO备案。招股书并未披露拟募集的资金总额及发行的股份数量,从7月17日中国证监会的备案材料可以看到,其拟发行不超过910万港股。

据深圳特区报,大行科工的创始人是现年83岁的韩德玮,他于1982年从激光物理学家转型成为折叠自行车公司的创始人,大行科工官网称他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
创业初期,韩德玮曾将公司设立在中国台湾,2001年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市场,2016年在深圳成立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即大行科工的前身,目前总部在深圳宝安。

如今,韩德玮依旧坚守在一线,担任着大行科工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还热心社会公益,带领大行科工参与“捡回珍珠计划”,成立“大行珍珠班”,为贫困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
一年买23万辆自行车
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招股书显示,大行科工的主要产品为折叠自行车。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和1.85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和2152.8万元。

大行科工近年来业绩增长迅猛,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双双超过50%。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上,大行科工处于领先地位。

以2024年零售量计算,大行科工在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上份额达6.2%,排名第一。目前大行科工的产品手册已有70余款车型,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从招股书上看,大行科工超九成以上的收入源于自行车的销售,中端自行车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市场已开始出现热浪退潮现象,厂商和经销商库存积压,二手平台大量低价出清。
大行科工提前预见了自己的瓶颈。据招股书显示,2023年全球自行车行业市场规模为3740亿元,其中折叠自行车占比仅有4.5%。中国市场2023年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4亿元,预计2028年为38亿元,这个规模使得大行科工业绩持续高增的空间有限。

递表前大手笔分红
欠缴员工社保公积金已达600万元
此次并非大行科工第一次递表,2025年1月首次递交招股书时,外界就曾注意到其曾在近年两度分红,两次分红合计超4000万元。根据最新披露的招股书,公司又在2025年4月23日进行分红,宣派股息2000万元。

超6000万元的分红,大部分都进了大股东的口袋。目前,大行科工的股权高度集中在韩德玮手中,他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90.16%的股份。

大比例的分红也让大行科工的现金流大幅萎缩。今年1月首次递表港交所时,大行科工已披露其在报告期内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直至近日二次递表,欠缴延续到了今年4月。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及截至2025年1-4月,大行科工欠缴金额分别约为150万元、160万元、270万元及80万元。

对此,大行科工在招股书中解释称,部分员工基于个人原因拒绝全额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还有部分外省员工因社保和公积金难以转移而不愿在其暂住城市缴纳。不过,有法律人士指出,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因劳动者放弃而免除。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