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电先发与算力协同
汽车行驶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远处一座集热塔发出耀眼光芒。3万多面定日镜组成能源方阵持续收集太阳能,为集热塔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我们电站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时,采用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并配置6小时储热系统。与传统光伏发电相比,它具有连续、输出稳定的特点,即使在夜间或阴雨天也能发电,可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中国电建集团甘肃公司共和光热电站副厂长蒲永凯说。
塔拉滩年平均日照近3000小时,这片沙漠化土地与几十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完美结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和光伏发电园区,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与水电的灵活性互补。
站在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的观光塔上,目光所及是壮观的光伏“海洋”。“园区总规划面积4628.5平方公里,其中,新能源光伏、风电企业有91家。”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塔说,海南州以创新为基,拼出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新图景。
一块块光伏板的铺设,不仅为海南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塔拉滩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集中连片的光伏“海洋”有效降低了风速,减少了水分蒸发,提升了草地涵养能力。曾经沙化严重的塔拉滩,如今在光伏板下披绿又生金。
沿着绿色产业发展园区道路前行,道路两边光伏板熠熠生辉,板下羊群在采食牧草。“全乡10个村,现在有6个村集体的养殖户在光伏企业园区里免费放牧。”共和县铁盖乡副乡长张世霞介绍,光伏发电企业与县农牧局、乡政府三方签订协议,免费让村集体的羊群进场当“除草工”。
海南州的实践,是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青海广袤大地上,风能、光能、水能产生的清洁电力通过电网汇集、升压,最终安全稳定高效地注入中东部地区。截至今年5月底,青海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138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499万千瓦,分别占青海电网发电总装机的94.2%和72.6%,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走进青海±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工作人员正为保障绿电输送进行运维检修作业。随着玛尔挡水电站和羊曲水电站的相继投运,将为±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提供强大、稳定的绿色电源。“依托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电技术,这条绿电‘高速路’仅用时5毫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至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技术人员芦金龙说。
作为“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是为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6月30日,青海绿电首次送入广东。至此,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北京、上海、河南等16个省份。
青海不仅有绿电先发优势,高原冷凉气候也成为资源。年均气温3.9摄氏度的“天然冷源”,可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40%。立足这一禀赋,青海发力算力产业,开辟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的新赛道。“我们接入5家算力中心1.7万台服务器,支撑全省算力中心日均清洁能源消纳提升10%。”国网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青说。
电网是推动清洁能源开发、促进绿电消纳、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支撑。近年,青海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目标,在省内建成东部750千伏“日”字形、西部750千伏“8”字形骨干网架,成为交流送受电能力均超千万千瓦的省级电网。去年青海全省可再生能源消纳、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分别为72.9%、32.9%,均高于国家预期目标。
电力先行,绿电发展成果惠及偏远山区。7月22日,青海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建成投运,玉树电网与青海主网正式形成330千伏线路互联“双回路”,惠及当地40余万名农牧民群众。
青海省发布的《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超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的目标。青海正全力奔跑,努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绿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