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共推AI应用实践

网络 2025-07-26 13:01:45
市场资讯 2025-07-26 13:01:45 阅读

  新华财经上海7月26日电(记者李荣)上海杨浦发挥区域科创资源集聚和场景应用多元优势,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打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环境保障“组合拳”,加快构建集人才、技术、数据、产品及行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杨浦区联动区内高校及园区企业,共推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图景。

  据介绍,作为“国家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园区”与未来产业孕育成长的核心试验场,长阳创谷园区代表杨浦人工智能重点产业园设展,汇聚了杨浦近50家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创新成果;杨浦区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探索智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杨浦区内哔哩哔哩、卓益得、傲鲨智能、声网等知名企业也将设立独立展区,推出近百项尖端产品与解决方案。

  上海杨浦区相关人士表示,杨浦正聚焦“AI+在线新经济”领域,加速AI应用转型,发挥“数字+科技”大学+“大厂”优势,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场景应用:

  ——筑牢技术创新“根基”。聚焦前沿技术创新与持续突破,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增强产业生态核心驱动力。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重点实验室落地复兴岛,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正式入驻大创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型平台、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有序推进。与复旦共建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推动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复旦大学牵头建设脑机接口转化平台,与同济大学、华为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与德国大陆集团、同济大学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设立上海市杨浦区驻清华科技园联络工作站,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建“创博港上海基地”,推动启迪之星、海桐研究院建设高质量孵化器。

  ——强化产业协同“纽带”。杨浦聚焦“技术-产品-市场”链路打通,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发挥头部企业牵引作用,加强高能级创新主体梯度培育,强化“AI+”场景拓展落地,促进AI深度融合千行百业。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支持美团无人机开通4条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丰富“AI+消费”新场景。加快AI应用转型,打造杨“数”浦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和AI Agent产业园,与火山引擎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城市AI工厂”,推动AI赋能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系统性布局,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智转型,在开发垂类大模型的龙头企业与智能体用户企业间构建更为紧密、更具黏性的产业生态。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成立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及类脑智能未来产业基金矩阵,打造上海类脑智能未来产业集聚区。

  ——优化环境保障“土壤”。聚焦政策赋能、数据安全、人才引育等要素有效协同,激活产业生态内生动力。出台创新策源、科技金融、创新联合体、内容创作等政策,实施科技企业矩阵行动计划和专精特新雁阵培育计划,培育更多高能级创新主体。申报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数字经济数据创新实验室筹建工作,加快杨浦区城市治理时空要素的整合与融合应用,打造“1235”城市治理运行数智化平台,推动杨浦城市治理数智化水平走在上海全市前列。成立“上海市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大模型生态服务站”,支持企业开展垂类大模型及相关产品备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