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无人配送市场:巨头竞逐千亿赛道
在科技浪潮的驱动下,2025年的无人配送市场热潮奔涌。无须人类驾驶员操控方向盘,在复杂路况中识别并避让障碍物的无人配送车正加速驶入现实。
巨头们相继入场。京东物流首次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该产品具备最高400公里满载续航能力及L4级别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跑行能力。
不仅京东物流在积极布局,顺丰、中通等快递巨头们早已竞相布局,车辆规模不断攀升。此外,新石器、白犀牛也相继崛起,并获得资本青睐。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大约为4680亿元。物流巨头及多家初创公司正加速布局、扩产,竞逐这一千亿元级市场。
谈及2025年无人配送车市场发展迅猛,众多企业加码布局的现象,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分析道,无人驾驶技术正处在爆发期的前夜,无人驾驶和无人配送两大赛道争先落地。
无人配送赛道激战正酣
当“最后一公里”配送陷入人力荒与运力波动的双重困局,无人配送车的批量落地正成为破局的关键钥匙。今年4月,中通快递和新石器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会在无人配送、城市服务等末端配送场景展开全方位合作。
记者注意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通快递在无人车领域已经进行了深度布局。2019年10月,中通快递成为首批获得无人物流车商用牌照的快递企业;2023年,中通快递携手新石器,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配送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应用。
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通无人车已在全国多地初步实现规模化应用,可服务距网点15公里范围内的小区,提供快件短驳中转等服务,每台日均派件500—800单。
针对当下无人车投入运营的情况,上述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中通快递全网已有超250个网点约1000辆无人车投入运营,覆盖全国180多个城市,累计行驶里程超1000万公里。
实际上,当快递巨头在无人配送领域加速跑马圈地时,新石器、白犀牛等初创企业也快速卡位。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2025年,无人配送赛道进入爆发期的原因不仅在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成熟度的显著提升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无人配送车提供了合法运营的基础条件。”江瀚进一步告诉记者。
对于今年无人配送赛道的高热度,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是技术迭代、市场需求与政策引导等多重积极因素共振的结果,这背后更离不开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支持。”
以无人配送的市场需求为例,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物流为例,随着快递年业务量持续攀升,末端配送的降本增效需求日益迫切,而无人配送在重复性、高频次场景中能有效优化成本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配送行业企业的融资规模显著扩大。今年以来,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白犀牛也完成了2亿元的B轮融资。
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称:“资本与产业的协同加速了规模化进程。”
前景广阔痛点仍存
虽然无人配送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像合规性、路权等问题较为突出。新石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无人配送车的路权划分正在逐步探索与完善中,各地政策略有差异。
“新石器始终将规范经营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所有车辆测试和上路运营行为,均在与政府主管部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开展,严格遵循相关要求执行。”上述新石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无人配送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合规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对于安全和合规的行业问题,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白犀牛高度重视运营的合规化和安全性。
针对安全性问题,上述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通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在2024年4月上线运营,成为快递行业首个无人车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不同路段无人车运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江瀚称,除了合规性和路权等法律问题外,技术上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例如,如何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行,以及如何提高车辆的自主决策能力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对于技术迭代,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实践,无人车的自动驾驶算法、高可靠性的硬件已能适配复杂城市场景。
谈及未来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商用,梅松林告诉记者,无人配送车是一类新的交通主体要素,需要明确这个全新主体要素的责任和权利,定义这个全新的主体要素同已有的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依托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我们也始终持续与物流、零售、本地生活等各领域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上述白犀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白犀牛已经实现了在快递物流、商超零售、生鲜配送、安防巡逻等9大应用场景的落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