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先锋

网络 2025-07-19 06:00:41
市场资讯 2025-07-19 06:00:41 阅读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江苏苏州吴江区是示范区中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区域。随着示范区建设逐步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吴江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开辟区域协同新空间、塑造水乡人居新风貌,助推示范区实现功能跃升。

  去年年底,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苏州南站和盛泽站正式启用,让吴江彻底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真正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从苏州南站出发,约27分钟可至上海虹桥站,约43分钟可抵达杭州西站,这一交通优势为吴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成为其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支撑。

  过去,丝绸纺织、光纤通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是吴江的本地优势产业。现在,翻阅吴江最新的产业版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跃然纸上:前有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四大千亿元级产业“领跑”,后有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算力、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追赶”,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随着产业能级的提升,吴江拥有更多底气在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中谋求更大作为。2024年,吴江坚持“项目为王”,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1个、总投资154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1个,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久前召开的吴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吴江提出了一个奋进目标: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的算力供给高地、场景应用高地、数据共享高地和产业集聚高地,进一步明确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向。

  升级重塑区域产业版图,创新驱动是关键路径。吴江雄厚的制造业根基以及活跃的民营经济,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萌发提供了肥沃土壤。在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亨通光纤光棒智能制造工厂,先进分析技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大规模使用,几乎涵盖生产全过程,使生产效率提升66%、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1%、不良率降低52%,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案例。

  沿着创新的缆绳,越来越多吴江企业勇毅攀登价值链上游。去年,当地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38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654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6家、江苏省瞪羚企业24家,创新成果丰硕。

  吴江河湖水面积302.4平方公里,约占示范区水面积62%,水面率达24.43%,居示范区首位。以水为脉,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舒展。每年冬天,鸟类摄影爱好者们都会背着“长枪短炮”来到吴江东太湖畔的生态湿地,给迁徙至此的白天鹅定格下优雅身姿。一张张照片里,这群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客人”或入水觅食,或成对嬉戏,或振翅欲飞,尽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展现了吴江良好的生态环境。

  幸福河湖滋养幸福生活,为了守住这份幸福,吴江正在不遗余力地加强治理与保护。长漾是吴江西南部的一个狭长湖泊。守护长漾,吴江花了大力气:沿线布设8处水位监测站点、1处水文气象监测站点、5处光谱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21处视频监控站点,打造出一座“数字孪生长漾”,确保水生态环境实现常态化精准管护,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吴江积极推广联合河湖长制,与青浦、嘉善携手构建跨界河湖共治共享模式,实现太浦河治理从“各顾各”走向“一起管”,共同推动区域生态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