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中国峰会:全球标准引领技术创新
7月17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主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RISC-V国际基金会CEO Andrea Gallo在现场分享了《从指令集架构到产业落地:2025年加速技术进程与RISC-V应用推广》的主题演讲。
“全球标准是促进技术创新的一个催化剂,想象一下比如USB标准、互联网协议等,RISC-V也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国际标准,并且是一个开放的行业标准,在这个世界中,你可以没有限制、没有授权费就可以下载RISC-V使用规范、使用规格,无论你在硅谷、欧洲或者是亚洲,都可以基于RISC-V来开发你的产品。”Andrea Gallo在做开场介绍时说。
他指出,RISC-V正从嵌入式计算的成功拓展到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存储技术和HPC(高性能计算)等领域。SHD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到2031年,RISC-V架构处理器的出货将突破200亿颗,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5.7%。届时,RISC-V在主要的市场,如消费,计算机、汽车、数据中心,工业、网络等的市占率将分别达到39%、33%、31%、28%、27%、26%。
Andrea Gallo还对当前RISC-V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了分享:其中,在汽车领域,英飞凌去年3月公布了基于RISC-V的微控制器技术发布;中国的芯来科技也推出了NA900,这是第一个基于ISO26262 ASIL-B/D认证的RISC-V CPU IP。RISC-V国际基金会也成立了在汽车领域的特别兴趣小组。
数据中心也是RISC-V部署的主要阵地,包括Rivos与Canonical合作提供可扩展解决方案,进迭时空研发针对下一代AI应用的服务器CPU芯片V100等。
在AI领域,英伟达在2024年,基于RISC-V的GPU的出货量就超过了10亿颗;上海芯原也提供了基于RISC-V架构的一些产品等。
在太空领域,Microchip发布64位HPSC微处理器系列,适用于自主太空计算;欧洲航天局(ES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均在太空计算中采用RISC-V;“RISC-V非常适合太空当中的应用,因为这需要更好的安全性、安保性和可靠性。所以我们也发起了太空的特殊兴趣小组,来自于太空的各界专家将会进一步探索RISC-V在这一领域的应用。”Andrea Gallo说。
高性能计算(HPC)是RISC-V国际基金会非常关注的领域。据Andrea Gallo介绍,在欧洲有很多HPC项目的部署或落地。包括巴塞罗那的超级计算中心、OpenShip以及“香山”等均公布了和HPC有关的项目和内容。
除应用场景的落地,Andrea Gallo还介绍了RISC-V在生态建设方面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改善开发者体验,我们发布了RVA23这样一个配置规范文件,它是基于RISC-V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规范,包括拥有Hypervisor、向量计算等不同的概念,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更加强大的、统一的平台。”他说。
Andrea Gallo最后表示,来自于中国会员的贡献和支持为RISC-V大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获益和支持。“我们也致力于未来有更多的合作,能给全球的工程师带来更多的助力。我想感谢所有的技术领军人,他们来自于中国,亚洲的各个公司,他们都担任了整个技术工作组的主席或副主席,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做出卓越贡献,推进RISC-V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