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半年报业绩分化 下半年或迎产能出清
少数企业预增,多数企业续亏、首亏,半年报预披露持续进行,光伏企业上半年的业绩仍在分化。
截至7月14日晚间,包括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等在内,共计38家光伏上市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其中17家续亏、6家首亏,仅5家实现预增。
尽管光伏制造商尚未走出经营困境,但经过数月减产及战略调整后,业绩分化已现。二季度有的企业亏损环比扩大,有的则实现大幅减亏甚至扭亏。
主产业链中报预告业绩分化
2025年5-6月,光伏产业链需求减少,产品价格持续下跌,2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10家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四大主材环节的企业均录得业绩续亏。
硅料制造商中,通威股份(600438.SH)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9亿元-52亿元,环比一季度未出现亏损加剧。
主产业链制造商虽未摆脱亏损,但部分企业在二季度实现减亏或是扭亏,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爱旭股份(600732.SH)、晶澳科技(002459.SZ)均实现减亏。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亏损24亿元-28亿元,二季度最多亏损约13.7亿元,环比一季度减亏约1亿元。爱旭股份预计上半年最多亏损2.8亿元,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另外,组件商晶澳科技也实现了减亏。并不是每家光伏制造商都能实现减亏。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的亏损还在加剧。
光伏主材以外,辅材环节业绩同样集体承压。以光伏玻璃为例,福莱特(601865.SH)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2.3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少81.32%-84.66%。
下半年是产能出清关键阶段
二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后初现复苏信号。从已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光伏企业经营呈现分化格局,技术迭代、需求演绎与政策落地,将成为光伏板块中长期价值重估以及企业经营业绩改善的关键。
近期,光伏产能阶段性过剩、低价竞争尤其受到市场关注。随着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关注度聚焦于光伏企业三季度表现。
在一位电新行业分析师看来,当前整体市场处于博弈阶段,主要交易逻辑是政策预期增强,但光伏终端需求恢复偏弱,价格持续上行动能仍待验证。“下半年重点观察政策对光伏减产的推动力度。”上述分析师说。
“需求端来看,预计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需求变化也很难刺激光伏产能出清,海外部分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也只是结构性变化。因此三季度是光伏行业减产的关键节点。”前述分析师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