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海运价坐“过山车” 止跌回升折射需求变化
【中国对美海运价坐“过山车” 最新数据止跌回升折射需求变化】在美国一边对多国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的7月,中国外贸出口表现坚挺,对美航线运价止跌回升。
关税战下美线运价坐“过山车”
随着国际运力逐步恢复,需求则相对平稳,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近期呈现下跌趋势。不同航线因各自的供需基本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特朗普政府持续反复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北美航线的较大波动。7月1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733.29点,较上期下跌1.7%。同期,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194美元/FEU和4172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上涨5.0%、1.2%。这是运费自6月第二周开始“跌跌不休”之后,首次恢复上涨。
7月4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089美元/FEU(40英尺标准集装箱)和4124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19.0%、12.6%。在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后不久,上述对美运价开启大涨,其中5月30日的涨幅更是分别高达57.9%、45.7%。经历一个月的“抢出口”后,即6月13日,上述对美运价开启下跌模式,较上期下跌26.5%、2.8%。和一个月前、即6月6日分别为5606美元/FEU和6939美元/FEU的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相比,7月4日的运价只剩不到四成和六成,跌穿休战前水平。
需求相对平稳,旺季临近
国际海运价取决于运力和需求两端。全球货代巨头德迅发布的市场动态称,就中美航线而言,目前已有部分船公司宣布自7月15日后上调运价,同时将旺季附加费延续至月底。鉴于关税因素的影响,市场整体呈现出较为谨慎的观望态度。当前运力已明显高于货量,船公司开始部署空班计划,以控制供需关系、稳定整体运价水平。
浣熊(上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头程运营总监施家琪表示,6月以来,北美运力方面逐步恢复正常,而货物出口量并未延续5月的涨势,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导致运价持续下跌。东南物流(越南)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刘祁峰认为,7~9月是欧美海运的出货旺季,美东需求量下降,美西航线“抢出口”预计还可以继续“热”两周。
7月初,广州一诺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红娟表示,美国目前仍是他们占比最大的市场,存量在那儿,降速但仍有增长,同时美国市场降低的增速从其他市场的增长中得到了弥补,也让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出口同比增长30%左右。施家琪提出,6月的运价下跌主要是因为运力恢复,公司的整体业务并未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太大冲击。
随着未来几周美国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明朗,国际运价还将持续波动。近期美国针对东南亚国家的关税政策调整频繁,也将对亚洲区域整体的贸易格局和产业链结构性转移带来影响。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发布的信息,除了北美航线,地中海、波斯湾航线因基本面转弱继续走低;巴西收到美国加征50%关税的信函,导致南美线运价出现回落;澳新航线则因运输需求稳中向好,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中国对美海运价坐“过山车”,最新数据止跌回升折射需求变化)
(责任编辑:91)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