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忙资金”实为添乱 基金运营要走正道
近期,一种名为“帮忙资金”的套路正悄然腐蚀着资本市场中基金运营的健康生态。从近期的一些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消极影响不容小觑。先看基金A,它在2024年三季度规模大幅增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是关键因素,其中2家机构在基金分红前大笔买入,推动了规模的扩张。该基金此前规模相对稳定,此次增长显得突兀。从业绩数据来看,其近三年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好排名,但近一个月收益率排名下滑明显。

第二批来了!中证A500指增大扩容
11月18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业内获悉,包括富国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银河基金、博道基金、贝莱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公募机构上报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已正式获批,这也是继首批4只后第二批获得批文的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中金:地产股估值的历史底部或已确立
中金公司研报称,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处于去杠杆的中早期阶段,然而判断实体市场量价下行最快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同时政策端开始更积极的推动行业止跌企稳。对于地产股而言,中金公司总体上认为估值的历史底部或已确立,未来主要着眼上行节奏与空间的问题,主要的催化因素将在于增量政策与房价趋势。基准情形下,建议投资者把握2025年可能因实体市场量价下行趋势缓和所出现的地产股的进一步上行。

华泰证券:家电内销向好出口稳健 2025年关注两大主线
华泰证券指出,2024年1-10月,家电指数累计上涨25%,行业排名第3,但10月以来面临轮动调整。以旧换新等政策拉动家电消费需求,2025年地产链或筑底、巩固内销趋势,预计家电25年内销仍偏乐观;海外纯补库需求或减弱,且北美出口占比较高企业面临一定的关税不确定性,但海外研产销一体化布局较早的公司,在未来的全球家电竞争中或仍具相对优势。

债基热度骤降,单月新发份额创近三年新低,存量债基近期频遭大额赎回
债基的发行热度在近两个月骤降,10月新发债基份额创近三年来新低后,11月新发债基的份额占比进一步降至不足30%。在部分权益基金的短期巨大涨幅面前,债基赚钱效应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存量债基近期也频遭大额赎回。后续中短债策略仍是风险偏好稳健者的较优选择,当下债券投资应更关注流动性因素。

中信建投:出口恢复方向无虞 继续看好锑价二次上涨
11月19日消息,中信建投指出,本周钢联2#低铋锑锭报价14.1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2.4%,价格下降或是出口恢复进度不及预期所致;Fastmarkets2#锑锭报价37000-38500美元/吨,最高价、最低价较上周分别上涨1000、500美元/吨。出口管制政策执行后,外盘价格持续拉涨,内盘价格近期维持震荡走势。供需共振下,预计内盘锑价有望持续上涨。

中信建投:供给侧优化 建议关注钢铁、光伏、水泥、煤炭和稀土等行业
中信建投指出,供给侧改革在宏观层面强调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改革针对各行业的过剩产能和低效生产进行深度调整,不仅稳步改善供需结构,还通过引导新技术应用和绿色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显著的估值修复和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改革的综合效应体现在产业效率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以及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回归。

建筑板块突然雄起!这些基金提前埋伏
伴随着地产相关政策出台,建筑板块迎来多股涨停。11月18日,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叠加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推动建筑板块领涨大盘,多只个股逆市涨停。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多只公募基金已经提前布局相关个股。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多项新政相继出台,促进房价降幅收窄。

年内最“失意”!这类基金 规模跌回五年前 路在何方?
公募量化对冲基金迎年内最大回撤。今年9月底以来,A股市场迎来反弹,无论是主动权益基金还是被动基金多数收复年内失地,小部分基金甚至修复近年回撤,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不过,一向以“稳”称道的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却成了此轮反弹行情中最“失意”的一类基金。数据显示,20只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年内业绩亏损,其中多数基金业绩在此轮大盘反弹行情中业绩由盈利转亏损,遭遇较大回撤。

推动公募基金向新而行
近日,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表示,资本市场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将紧紧抓住服务新质生产力这个着力点,进一步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间接融资相比,由资本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风险偏好更加契合,而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价值发现者与市场参与者,可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当好“耐心资本”。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