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机构“点亮”定增市场 逾八成机构浮盈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共有21家公募机构参与7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包含增发未上市),合计获配金额达234.06亿元,按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全文同),目前公募机构定增整体浮盈26.03%,达60.92亿元,逾八成浮盈。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公募机构参与定增的次数和认购金额均大幅下降。

朱少醒手下基金增设D类份额 不收取销售服务费
11月18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增加D类基金份额,自2024年11月20日起正式生效。增设之后,该基金将拥有A类、C类和D类三类基金份额。除了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还有不少产品增设份额,其中天弘基金近期更是多达10只以上的基金增设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产品增设的份额,相比之前的费率有所提升。

债市上周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中长债基金业绩偏好
上周,债市整体呈现震荡走势,资金面也在周内出现较大起伏,不过,整体偏强格局未发生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基金投资角度来看,上周中长债基金业绩偏好,整体平均收益率好于短债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年内剩余时间中的货币政策预期出现分歧,市场对于接下来债券供给有一定不确定性,尤其提防利率债供给,因此,需要关注信用利差的波动以调整投资策略。

利好!吸引“长钱长投”
规模优势品种加入,ETF新一轮降费潮集体开启!11月19日,多家“巨无霸”宽基ETF宣布降费,年管理费率普遍将“打三折”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即0.15%;年托管费率同样将降至行业最低水平0.05%,总体涉及降费的基金规模超过1.3万亿元。

这类基金,持续扩容!
【导读】年内绿色主题债基持续扩容,发行数量、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在“双碳”政策背景和绿色低碳理念指导下,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扩容,绿债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多家公募瞄准这一市场需求,争相布局绿色主题公募债基。2024年以来,已发行绿债基金规模近320亿元,是2023年发行规模的3倍。本周,又有汇丰晋信绿色债券基金、摩根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基金重磅发行。

年内公募定增获配超230亿元 整体浮盈超60亿元
11月19日,南财快讯记者获悉,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增发发行日统计,截至11月18日,2024年以来共有21家公募机构参与到7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包含增发未上市),合计获配金额达234.06亿元,按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目前公募定增整体浮盈60.92亿元,浮盈比例为26.03%。

单日爆买126亿元!南下资金凶猛抢筹
南下资金加速买入港股。今年涨幅一度冠绝全球的港股近期持续回调。而南下资金再度扮演越跌越买角色,11月18日净买入港股126亿元。11月以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到795亿元,为近年来单月较高水平,仅次于今年6月份的807亿元。如若南下资金持续净买入港股,南下资金单月净买入港股总金额有望刷新2021年1月以来新纪录。

ETF市场崛起:公募基金行业的新篇章,被动投资时代的到来?
近期,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在基金发行市场上占据了中心位置,包括中证A500ETF、中证A500ETF联接、中证A500指数基金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产品的青睐,也可能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被动指数时代。被动投资的崛起,行业生态重构中被动投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

多家公募布局,又一类产品“走红”
继指数增强后,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开始加快布局风格增强类产品。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开始发行风格增强类产品,风格聚焦于价值、成长、红利等因子,并在风格稳定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增强追求更多的超额收益,实现“SmartBeta+Alpha”的效果。

中信证券:下调出口退税率 利好光伏长期发展
中信证券指出,光伏出口退税率调降,虽然短期或对厂商盈利造成脉冲式冲击,但实质影响较小,且头部厂商有较强能力推动产品向下游顺价,实现国际市场光伏产品价格回稳,避免内卷外化,加快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实现高质量发展,利好龙头强化长期优势。重点推荐光伏电池组件龙头公司,以及受益于光伏制造出海且海外产能布局领先的核心辅材供应商。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