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公募大调仓 增持有色、家电
随着公募基金一季报的密集披露,基金一季度的持股动向也浮出水面。从板块来看,公募基金一季度加仓主板减持创业板和科创板。从行业来看,基金一季度进行了调仓,增持有色、通信、家电等行业,减持医药、计算机、电子等成长行业。在去年四季度减仓主板后,公募一季度再度大幅加仓主板。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以“退”为进
近日,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下称“措施”)提出,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其中聚焦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退出渠道不畅问题,提出要落实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扩大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份额转让试点等。业内人士表示,相关措施对于解决私募股权行业退出渠道不畅问题意义重大,有助于加速推动创新资本形成。

绩优基金积极进取 资源周期股成制胜秘籍
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出“深V”行情,有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了非常亮眼的业绩。数据显示,超过260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10%。整体来看,今年以来的绩优基金大部分维持九成以上堪称“激进”的股票仓位。从持仓来看,资源周期和央国企方向的重仓股成为这些基金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

外资公募调仓路线图曝光 多主线把握A股结构性机会
随着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结束,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外商独资公募旗下权益类基金的最新持仓情况和投资策略浮出水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外资公募基金经理均对前十大重仓股进行了调整。针对二季度投资机会,多位外资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其将关注高股息板块、中国企业出海以及科技股投资机会。从基金一季报披露数据来看,相较去年四季度末,外资公募旗下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进行了一定调整。

仓位高企自购不停 中小私募缘何大举“进攻”
权益市场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投资性价比愈发凸显,未来不仅中小私募信心持续修复,头部机构也会在业绩回暖的情况下加强“进攻性”随着市场震荡企稳,中小私募开启“进攻模式”。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股票私募整体仓位重回今年以来高位,小型私募仓位更是连续4周站上80%大关。与此同时,近日,陆宝投资宣布将自购不低于3000万元,至此私募行业今年以来自购近4亿元。

微盘股“带头大哥”大转向
微盘股基金的“带头大哥”——金元顺安元启基金,过去几个月来,持仓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根据该基金一季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有8家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元,仅有第十大重仓股川环科技的市值在百亿元以下。其重仓的天孚通信、赛轮轮胎、卫星化学等公司的市值,均超过500亿元。从金元顺安元启基金的过往持仓情况看,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该基金全力出击小市值公司。
公募一季报十大重仓股名单出炉:紫金矿业、美的集团、招商银行新进前十
4月23日,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公募基金调仓动向也随之曝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蝉联第一、第二大重仓股,紫金矿业、美的集团、招商银行则新进前十大重仓股,五粮液、泸州老窖、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山西汾酒这5只个股也仍位列前十大重仓股中。此外,药明康德、腾讯控股、中芯国际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泸州老窖、迈瑞医疗遭遇减持。

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收官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披露完毕,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基金份额、基金规模等情况“浮出水面”。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从整体规模来看,2024年一季度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达3.63万亿元,较2023年末略有回落。

券结基金数量已超1000只 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
今年以来,采用券商交易模式(以下简称“券结模式”)的基金产品(以下简称“券结基金”)数量持续扩容。截至4月23日,券结基金数量达1000余只,总规模超6500亿元。越来越多公募机构参与进券结基金的发展。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券结基金的发展离不开监管的支持鼓励。同时,券结模式有其自身优势,有助于促进基金公司、券商等参与方业务的发展,实现多赢。未来,券结基金有望迎来更好发展。

公募基金一季度重仓股“浮出水面” 1522 只基金持有宁德时代
截至4月22日,全市场11803只基金中已有11469只基金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报告,众多权益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名单随之“浮出水面”。与2023年四季度末的重仓股相比,今年一季度,工业、信息技术、材料仍是众多基金扎堆持有的重点行业。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