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足提前量”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谨慎建仓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立已有近4个月的时间,其投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完成披露,浮动费率基金的投资动态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此类创新产品建仓普遍较为谨慎,在约4个月的建仓期里,多只基金股票仓位尚不足50%。从基金净值表现看,建仓相对谨慎的基金取得较好业绩。重仓股方面,多只基金较为青睐电力股和在港股市场挂牌标的。

竞争加剧 银行系公募“新军”如何破局
银行系公募再添“新军”。近日,苏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苏新基金”)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开展公募基金业务。这意味着,又一家由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加入公募行业。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母公司资源支持,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发展瓶颈。近年来,相关公司的发展差距也不断加大。新公司若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还需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持续南下抄底 多只基金一季度提升港股仓位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反弹,截至4月24日,恒生科技ETF三连阳,港股互联网龙头腾讯控股3月以来涨幅更是达到20%。最新披露的基金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升港股仓位,瑞银也将港股评级上调至超配。在多家机构看来,多重利好因素催化下,经历较长时期调整的港股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基金新进重仓股曝光 聚焦产业趋势 锚定现金流
在今年一季度的调整行情中,基金经理借机调仓换股。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新进重仓股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及服务、原材料和投资品领域。从投资逻辑看,基金经理更加聚焦产业趋势,也更加看重现金流。

A股基金“联手”QDII做多 港股赚钱效应迅速扩散
近期,不仅A股基金经理开始超配港股,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也将更多仓位从美股移回港股。在公募加仓、政策利好和超跌等多重吸引力的推动下,4月24日,香港恒生指数创近4个月以来的收盘新高,超1000只基金抱团的腾讯控股3个交易日累计大涨13%,这1000多只基金中约有半数为A股主题基金产品。

次新基金一季度大举建仓 AI和资源股成胜负手
去年四季度以来,由于市场震荡下行,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市场低点逆市布局,发行新基金,多只次新基金年内已获得了超10%的收益率。这批次新基金买了什么?最近披露的一季报揭开了面纱。从仓位来看,白冰洋、何以广、杨金金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都在一季度大举建仓,部分基金经理也在季报中阐述了自己快速建仓的原因,表示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中长期看好。

百亿元级私募一季度调仓路径曝光 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受青睐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一季报,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的最新调仓情况曝光。从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的加仓情况来看,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更受青睐。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4日,共有22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出现在53家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股市值合计达389.20亿元。
银行股持续上涨支撑来了!明星基金经理持仓环比提升
公募基金2024年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备受市场关注的丘栋荣等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一季度报告纷纷亮相,明星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布局情况也浮出水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偏股型基金重仓持有银行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的比重较年初提升约0.5个百分点,国有大行获增持较多。近期,银行股整体表现不俗。一季度,银行板块整体累计涨幅明显跑赢沪深300指数。

“李鬼”频现 “莆田系” 化身“百亿私募”?多家头部私募被商标问题所困扰
近日,多家头部私募被商标问题所困扰。查询微信公众号可见,目前名为“诚奇资产”“呈瑞投资”等公众号,其注册主体均不是市场所熟知且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备案的头部私募,而是“莆田系”的个体工商户。有私募人士透露,部分私募管理人公众号已因商标问题遭到举报,深圳诚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公众号还被系统命名为“未命名公众号”。

60亿!这一策略又出“爆款”!
红利策略仍然火爆!4月24日,永赢基金发布公告,旗下永赢悦享债券型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2024年4月26日提前至2024年4月24日。该基金自4月15日起开始募集,关于提前结束募集的原因,据渠道人士透露,或因该产品首发已超过60亿元,触发末日比例配售。据悉,该基金是2024年第二只触发60亿元及以上募集上限的“含权”基金,也是4月以来首发规模最大的“含权”爆款基金。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