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建投:今年港股最佳的做多窗口已经到来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港股上涨的核心原因是资金面的改善。去年下半年港股的最大压制为外资系统性流出转向日本,近期外资在亚太地区的配置重心重新由日本转向港股,港股流动性得到大幅改善。内资方面,在政策利好和高股息行情双重驱动下,近期南向资金大幅增长,进一步巩固了港股的上涨趋势。我们认为今年港股最佳的做多窗口已经到来。

中金:美联储今年或只会降息一次 时间在第四季度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国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1.6%,不及市场预期的2.4%,也低于去年四季度的3.4%。我们认为这份GDP报告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弱,原因是代表内需的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仍然稳健,且GDP偏低受到了进口高增的拖累。但进口增长反而表明需求不差,本土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海外供给来满足,这与疫情以来美国经济“供不应求”的特征相吻合。
单周大跌10% 重仓英伟达巨亏?但斌回应!
近日,百亿私募东方港湾旗下产品净值出现巨幅波动,引发市场关注。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但斌掌舵的东方港湾旗下多只产品上周回撤幅度超10%。其中,东方港湾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东方港湾马拉松全球净值单周下跌10.5%。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人工智能(AI)龙头英伟达暴跌13.59%,但斌产品与英伟达股价走势高度重合,市场认为但斌或是重仓英伟达导致净值大跌。

“出海”投资有喜有悲 QDII基金两极分化
今年以来,近四成QDII基金净值出现回撤,甚至有20只QDII基金的跌幅超20%。事实上,今年以来多数海外权益市场出现上涨,部分QDII基金表现不佳令人意外。观察QDII基金业绩可以发现,大力配置资源周期股的产品位居涨幅前列,重仓科技赛道的产品已悄然“让位”。QDII基金已逐渐成为投资者“出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部分QDII基金聚焦于美国及中国香港市场。

“满仓”“清仓”极速切换 灵活配置型基金未免太灵活
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多只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并且由于此类产品对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基本不做限制,部分产品在投资组合中对权益和固收仓位进行了大幅切换,甚至出现股票“从清仓到满仓”“从满仓到清仓”的极致表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可能会基于对市场环境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适配度的考虑,让更适应未来市场环境的基金经理来接替管理。

假期临近 “持基”过节需要注意这些
劳动节前,多家公募发布公告对旗下基金暂停申购。仅4月25日,就有包括富国基金、红土创新基金、中海基金等在内的11家基金管理人宣布旗下14只基金即将暂停申购等业务。有业内人士提示,“五一”节假日临近,货币市场基金等产品可能会出现净值波动、资金涌入的现象,从稳定净值、保护原有持有人利益的角度考虑,多数公募会选择在节前暂停产品申购,这对市场稳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 基金经理建议 关注成长性好、性价比高的优质公司
日前,2024年基金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基金持仓动向也随之揭晓,反映权益基金的投资偏好。一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增持市值排名前十依次为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美的集团、洛阳钼业、北方华创、中际旭创、阳光电源、海尔智家、沪电股份、五粮液,且一季度股价均实现上涨。

年内超九成债券基金斩获正收益 专家提醒投资仍需“量体裁衣”
今年以来,债券基金仍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之一,份额和规模均有所增长。债券基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回报,截至4月25日,年内九成以上产品斩获正收益。投资者对债券基金的申购依旧较为积极。中基协最新月度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债券基金份额与规模均较2月份有所增长,实现了“两连增”。

乘指数投资东风 宽基ETF加速发展
乘着指数投资大发展的东风,宽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快速崛起。今年以来,无论是在发行数量、募集规模,还是在产品创新等方面,宽基ETF皆有突出表现。这些都离不开市场各方的主动发力。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4月份以来,新成立及正在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比均接近60%,且尤以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

部分产品一周跌超10% 但斌紧急回应!
去年因布局AI而表现突出的百亿元级私募东方港湾,近期却遭遇净值大回调。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知名私募但斌旗下的东方港湾投资,上周有多只私募产品出现较大的净值回撤,部分产品单周净值跌幅达到10%、11%。有市场人士猜测,或跟其重仓算力龙头英伟达有关。对此,但斌回应称,英伟达下跌确实对他们有影响,但如果公司季报业绩好的话,股价说不定会突破并站稳在1000美元以上。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