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集调研三大领域 朱少醒、谢治宇、杨宗昌等“集体出动”寻先机
近1个月以来,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易方达基金杨宗昌、景顺长城基金的鲍无可和杨锐文等众多知名基金经理密集走访了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在汽车、TMT、食品饮料等三大板块。其中,汽车电子产品设计生产企业德赛西威备受关注,调研名单“众星云集”。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近1个月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对446家上市公司调研4458次,调研名单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

资金借道ETF入市 12月以来涌入逾500亿元
临近年底,资金流入态势显著。12月以来,有超500亿元借助股票型ETF入市。还有更多资金等待入市,目前有40多只指数基金等待或正在发行。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最新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权益类指数基金首次被纳入,在业内人士看来,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有助于为市场注入新的长期资金。

被动投资风头正劲 中小公募加紧入场
被动投资风头正劲,不少持观望态度的中小公募机构,陆续加入到被动投资的发展浪潮中。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公募机构时隔5年再度扩容指数基金。

A股突现四大“支持”!ETF基金份额再度增长 市场多头格局并未被破坏
最近的市场总在预期拉满时回调,在悲观充斥时反攻!上周五(12月13日),A股、港股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此时,很多投资者会对未来的行情产生怀疑。然而,综观9月24日以来的行情,整个市场似乎在走一个“扭转趋弱预期,夯实向好预期”的格局,即通过行情的反复震荡向上,推动持仓信心提升,其意可能并不是向下寻底,而走向新高。
回调三年多 曾经“崩溃”的医药板块获基金经理密集调研 什么信号?主题产品最猛涨53%
历经较长时间的调整后,医药板块近期整体表现强势,部分细分板块如创新药板块表现持续强于大盘。自9月24日至今,中证创新药指数和中药指数涨幅分别达24.10%、24.71%,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受此影响,不少医药主题类基金涨幅超过了30%,个别产品涨幅逾50%。

基金开打排名冲刺战 至少40%收益才有望入围TOP20 谁露冠军相?
时间来到12月中旬,公募基金业绩排名战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截至目前,年内共有3090只主动权益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占比72.76%;收益超过20%的产品为335只,收益在40%以上的产品则仅有23只。这也意味着,要想闯入前二十榜单,至少需要40%以上的净值涨幅。聚焦到前十榜单,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57.30%,成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中业绩最亮眼的产品。
人形机器人板块狂飙猛进 早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提前埋伏 基金经理们如何看?
随着特斯拉、华为等国内外大厂陆续布局、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扩展,人形机器人板块凭借高成长性领涨科技赛道,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人形机器人指数近三个月涨幅达到了82.39%,这无疑是同期表现最为亮眼的指数之一。相关ETF同样迎来大涨,多只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ETF近三个月涨幅达到50%上下。

四大公募首席 最新发声!
【导读】四位公募首席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政策“积极有为”,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中信证券:化债落地支撑社融,改善企业现金流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11月社融同比增速为7.8%,与10月持平。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11月金融数据主要反映了化债政策落地的影响。一方面,新增化债额度支撑政府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多增1589亿元,而且化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动M1同比增速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企业现金流情况好转。

六大私募股权创投 最新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导读】多家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多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机构表示,关注此次会议提到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以及大力提振消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内容。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