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连失败!什么情况?
近期,部分含权基金触发清盘预警,多只迷你基金为商议是否持续运作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却因参会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不足导致持有人大会以失败告终。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基金公司召开持有人大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召集投资者参与,因此可能会倾向于首次召开失败自动转入门槛更低的二次召开流程,以减少成本投入。

指增基金赚钱效应分化 超额收益首尾差69个百分点
【导读】指增基金赚钱效应分化,超额收益首尾差6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被动投资持续火热,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度也在持续。从业绩表现来看,超九成指增产品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不过超额收益上分化明显,首尾差已达到6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环境的变化、管理人投资策略的差异等,都会造成指增基金超额收益差拉大。

申万宏源:短期节奏判断不变 12月市场仍能维持活跃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响应市场关切,政策本身基本符合前期市场反映的乐观预期。政策表述期的预期高峰已出现,后续进一步政策表述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将钝化。主要矛盾正在转换,国内和海外政策执行和效果逐步成为主要矛盾,顺周期行情的阻力仍较大。短期节奏判断不变,12月市场仍能维持活跃,但25年开年行情可能只是弱势震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A股出现调整,不是政策低于预期,而是主要矛盾转换。

2025年怎么投?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回顾即将收官的2024年,多类资产实现“丰收”:9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表现突出,沪深300全年涨幅超17%;年底“债牛”行情再爆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8%,金价更是迭创新高。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究竟投资机会在何方?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布局主动权益基金需注意哪些方面?为此,中国基金报邀请了四位FOF公募基金经理共同探讨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方向。
跨年行情开启?六位基金经理重磅解读来了
时间来到12月中旬,又迎来关注跨年行情的最佳时刻!回顾历史,每年年底11月到次年1、2月,若对来年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企业盈利和市场流动性有良好预期,市场有概率出现一波阶段性上涨行情,这往往也被称为跨年行情。

股票主观多头私募年内收益率超20% 逾八成实现正收益
今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一波三折。开年A股经历了1月份的大跌,2月初开始企稳反弹至5月下旬见顶,之后又陷入长达近5个月的持续调整,9月下旬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A股迅速展开大反弹,投资者信心高涨,虽然这种大涨并未持续多久,但之后A股一直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这类基金,两周年了!
【导读】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迎来面市两周年12月,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迎来面市两周年。数据显示,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成立以来回报均为正,业绩表现亮眼。业内人士表示,北证50指数是投资者了解北交所整体市场情况的重要指标,今年9月24日以来,该指数强势上涨,带动了相关基金净值增长。

个人养老金如何助推资本市场“长钱长投”?来看券商解读
倒计时提醒!开通养老交易账户,享每年最高12000元税基优惠!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将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与此同时,优化后的政策将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供给,完善领取办法,助力提高居民养老金储备水平、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中信证券:如何看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的资产配置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政治局会议表态,为2025年宏观政策定下积极基调,但大类资产定价的核心线索正在分化。股市虽未迎来增量政策的刺激,但市场风险偏好仍处高位;债市在跨年配置需求和宽货币政策预期的推动下持续走牛;美联储议息会议对黄金、原油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短期内可能比国内因素更大。▍中央经济工作延续政治局会议对于政策的表态,为明年政策奠定了积极基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