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只公募ETF单日规模均增逾1亿元 宽基产品仍是“吸金”主力
A股市场风格切换,作为较好配置工具的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吸金”效应再度显现。截至记者发稿时,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场有43只ETF单日规模增长均超过1亿元。其中,排名靠前的3只产品一天之内规模增长超过10亿元。从这些产品分类来看,宽基指数基金成为主力。

站在30万亿元新起点 公募基金如何“做优做强”?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30.78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继续牢牢占据居民理财“C位”。这也意味着公募基金将更频繁地站在财富管理舞台的“聚光灯”下,更需“做优做强”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近期外资密集唱多中国资产!瑞银:目前A股类似2015年、2016年的情况
A股市场近期一波三折,沪指在3100点至3200点之间震荡寻求方向。经历了本周一(5月27日)开门红后,本周二(5月28日),三大指数再次普跌,沪深两市成交额也萎缩至7417亿元。但在市场回调中,外资近期密集唱多A股。

创新药频获政策加持 产业引导基金精准浇灌 机构看好医药投资“创新驱动”主线
近期,北京、广州等多地发文促进创新医药发展,政策支持不断。投融资市场上,今年以来,多家创新药企获地方产业引导基金“浇灌”。多家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地方政策和产业引导基金的双重聚焦,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药企创新空间,看好医药投资“创新驱动”主线。多地发文支持创新药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

或因不符合资格 多家基金公司终止部分券商提供流动性服务
今日,华夏基金公告称,终止东海证券为华夏芯片ETF、华夏机床ETF等多只ETF提供流动性服务。而在晚间,广发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纷纷公告,终止部分券商为旗下的一些ETF提供流动性服务。据记者了解,终止原因主要是根据去年的流动性服务新规,有一些券商已经不符合资格了。

又有外资基金公司 大举增资!
这家外资公募基金公司正式开业不久便迎来大举增资。联博基金5月28日公告称,经股东联博香港有限公司决定,联博基金将注册资本金由2亿元增加至3亿元人民币,这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二次增资。今年以来,多家外商独资公募持续加码中国市场。除了联博基金外,还有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两家外资公募进行了增资。

年内117位基金经理离职 “钱景不明”成催化剂 昔日奔私基金经理战绩如何?
基金经理的薪酬,仍是近期基金圈最热议的话题,在降薪、欠薪等消息传出的同时,离任、离职话题随之热度增加。一位与财联社记者交流的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降薪后,中小基金公司更留不住基金经理了。”从数据上也能观察到近期离职的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Wind数据统计,卸任产品方面,今年以来共有883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宣告卸任,一些被卸任产品的基金经理接下来的动作就是离职。

年内多只主题基金浮盈10%以上 机构仍看好电力板块投资价值
近段时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回暖,但市场板块轮动较快,如何在轮动中把握好机会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焦点,也是基金管理人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电力板块表现突出,相关主题基金也“水涨船高”,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截至5月28日,年内多只电力主题基金浮盈10%以上。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当下市场情绪等均支持了电力板块的表现。

公募二季度调研次数超一季度 科技主题最受关注
二季度以来,150家公募基金调研次数合计约22000次,已经超过一季度该项数据。调研次数居前的公募更青睐科创板、创业板和深证主板个股。博时基金调研上述三个板块个股数量均居第一,合计达600次。嘉实基金调研次数超500次,景顺长城、华夏基金调研次数超过400次,还有富国、招商、银华、国泰基金等11家公募机构调研次数合计超300次,西部利得基金调研总次数进入前列。

419只百亿基金近半数为多基金经理共管 共管模式推行 还有哪些难点与挑战?
在打造“平台化投研体系”的浪潮下,基金产品频繁发布增聘公告,市场上采取共管模式的公募基金数量也逐渐增多。如今,全市场公募基金中共管基金比例超四分之一,百亿基金中共管比例近半数。共管模式有优势互补、业绩波动相对更小、对单一基金经理依赖更低等优势,而我国共管模式仍处于探索期,面临权责划分待优化、配套系统待完善、易引发投资者质疑等难题。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