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限购潮起:保护持有人利益与差异化导购并行

网络 2025-08-20 08:20:27
基金 2025-08-20 08:20:27 阅读

  近期市场行情火热,不少绩优基金却开启了“限购”模式。这既是避免基金规模快速扩张,从而摊薄现有基金持有人收益的需要,也是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的体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限购的绩优基金多聚焦于创新药、科技、军工等今年以来的热门赛道,这些赛道交易普遍较为拥挤。与此同时,不少基金公司也在挖掘一些其他细分赛道的基金或是“固收+”、FOF等产品,为投资者均衡配置提供可选“菜单”。

  多只绩优基金限购

  近日市场持续上攻,多只绩优基金却开启了“限购”模式。8月19日,财通证券资管调整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A、C类份额的大额申购业务,若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的单笔申购金额超过1000万元,将有权拒绝。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该基金回报率达56.37%。8月18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和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均公告暂停大额申购,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35.09%;建信灵活配置混合的回报率达49.74%。此外,8月15日起,招商成长量化选股也暂停了大额申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申请金额不超过2万元。8月以来,还有中欧数字经济混合、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中欧医疗创新股票等基金纷纷限购,且均为今年以来的绩优基金。其中,截至8月18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今年以来回报率达83.82%。

  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正值市场火热,基金公司为何却要“闭门谢客”?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基金在上涨后采取限购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业绩的需要。因为当基金净值处于相对高位时,大量新资金涌入,容易摊薄基金收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行情好时基金采取限购措施,可能是为了控制产品规模,避免短时间内规模过快扩张。限购有利于化解基金“船大难掉头”问题,也可以限制部分投资者的套利行为,避免原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受损。有基金经理表示,从绩优产品的限购可以看出,基金公司正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

  差异化“导购”

  事实上,上述限购的绩优基金,多聚焦于创新药、科技、军工等热门赛道,此时买入或许并不是最佳时点。因此,不少基金公司在进行产品营销时,也会挖掘一些其他细分赛道的绩优权益产品或是“固收+”、FOF等产品,为投资者均衡配置提供丰富的选择。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营销负责人表示,公司近期正在持营一只以有色股、化工股为主要持仓的基金,今年以来业绩也很亮眼。沪上一家基金公司营销业务负责人表示,会筛选一些业绩较好的“固收+”产品供投资者选择,此外,FOF也成为投资者做资产配置的新选择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