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涨幅喜人,银行股引领独立行情
今年以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涨幅喜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收盘,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港股通央企红利等主流红利指数年内分别涨16.71%、14.64%。多只红利主题基金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193只数据可查的跟踪红利指数的基金中,27只年内回报超10%。
7月份,不少新红利基金借着红利资产风起开启认购,其中包括13只自由现金流基金和4只红利基金。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红利资产表现强势,与红利板块股息率优势显著、监管鼓励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加配权益资产等不无关系。
当前,红利核心资产银行股的股价已升至历史高位,短期需警惕交易拥挤风险,中长期来看,红利资产仍具有配置价值。Wind数据显示,42只银行(中信)成分股年内全部实现股价上涨,其中厦门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价年内涨幅均超30%。
相应的,今年红利基金业绩表现也不错,多只基金年内回报均超10%。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近期红利资产表现强势,主要是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板块股息率优势越发明显。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也表示,近期红利资产走强主要受政策面、资金面和基本面共同支撑。
的确,近期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进一步优化了保险公司的考核方式。中信建投证券研报称,该《通知》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有望增强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赚钱效应影响下,一些红利ETF今年获得了大额资金流入。进入7月份,更是有数只新基金借着红利资产的“东风”开启认购。业内人士观点较为一致,即投资者短期应注意红利资产风险,但长期来看,红利资产仍具有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新京报)(原标题:红利资产行至“估值高坡”:飙涨16%,长线资金仍把股息当锚)(责任编辑:3)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