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基金董事长变更 年内超200位公募高管变动

网络 2025-07-17 09:55:35
基金 2025-07-17 09:55:35 阅读

  银行系公募中加基金董事长变更。

  7月16日,中加基金公告,杨琳接棒夏远洋出任中加基金董事长,成为中加基金2013年成立以来的第四任董事长。和夏远洋一样,杨琳同样是来自大股东北京银行。

  包括中加基金在内,截至7月16日,年内变更的公募高管人数已达224位,涉及100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的人数分别为49人和48人。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变更的高管,个别变更案例是由于高管到龄退休,但从数量上看,年内大部分的高管变更,依然是中小公募。明亚基金等公募甚至还出现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同时离任的现象。

  中加基金新任董事长来自北京银行

  根据中加基金7月16日发布的董事长变更公告,经中加基金董事会审议通过,因工作安排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夏远洋7月15日离任,同时从7月15日起杨琳出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根据公告,杨琳是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先后在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任职。在北京银行工作期间,历任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党委宣传部部长、品牌管理部(客户体验部)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中加基金成立于2013年3月,是第三批银行系基金公司。截至目前,中加基金注册资本为4.65亿元,共有六家股东,分别为北京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等,持股比例分别为44%、28%等。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加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规模为1234.41亿元,排名行业第50名。

  中加基金历任核心高管,大多来自大股东北京银行。根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中加基金一共有过四任董事长,四任董事长均来自大股东北京银行。

  夏远洋在中加基金董事长任上的时长为2年5个月,是前三任董事长中时间最短的一位。第一任董事长闫冰竹和第二任董事长夏英的任职时长分别为4年5个月和5年3个月。

  年内已有100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

  根据Wind统计,包括中加基金在内,截至7月16日,年内变更的公募高管人数已达224位,涉及100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的人数分别为49人和48人,副总经理和督察长变更人数分别为80人和28人。

  就7月而言,除中加基金外,还有明亚基金、汇添富基金、泓德基金出现过高管离任。6月则有国融基金、华宝基金等公募出现过高管离任。

  高管稳定性与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有密切关系

  谈及公募高管变更情况,北京一家公募的内部人士表示,在近年来基金业高速发展态势下,基金公司的高管变更一直保持着高频状态。新老交替成为年内相当部分高管变更的主要原因。

  此外,华南一家中小公募的高管人士分析称,观察高管变更情况,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基金公司。其中,具有稳定股权结构的大中型公募,其高管变更更多是遵循股东方的战略安排,并不会对基金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大的影响。

  “但相当部分中小公募,特别是个别个人系公募的核心高管变更,往往会涉及经营战略重大调整。”前述公募高管称,近几年随着中小公募高管持续变更,基金业逐渐形成了一批长期进出于中小公募的职业经理人。

  基金公司核心高管的稳定性,与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此前证监会下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充分发挥国有大股东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功能,推动董事会、管理层履职尽责。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表示,在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基础上,后续可进一步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减少职责模糊地带,避免出现治理僵局或大股东不当干预的情况,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效能,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