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全市场代表性红利指数深度剖析

网络 2025-07-16 08:45:38
基金 2025-07-16 08:45:38 阅读

近年来,市场波动成为常态,低利率环境压缩收益空间,投资者开始关注红利策略。那些能持续创造现金流且愿意与股东分享的企业,正成为价值锚点。全市场基金中,“红利”标签下的产品琳琅满目,如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承载着不同的价值筛选逻辑,对应着差异化的风险收益特征。

01 股息率——红利的本质吸引力

从财务角度看,红利是公司将盈余回馈给股东的一种方式,红利策略通常以“高股息率”为核心指标。股息率是公司总分红与总市值的比值,可拆解为“分红率/市盈率PE”。红利策略的核心吸引力与优势体现在长期通过企业分红获取收益的“类债性”,以及短期内借助市场阶段性低估值实现防守或修复获利。红利投资的双重属性使其在A股市场展现出显著韧性。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01.01-2025.7.14,指数过往业绩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02 全景扫描——主流红利指数的细节差异

目前市场上的红利指数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红利策略聚焦股息率本身,代表性指数包括中证红利、红利指数;红利增强型策略在高股息基础上叠加其他因子,代表性指数包括红利低波、红利质量等;港股红利策略因市场流动性差异形成独特吸引力,代表性指数包括港股通央企红利、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恒生红利ETF)。

来源:Wind,截至2025-7-14。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收益。

03 逻辑拆解——红利策略的配置逻辑再探讨

面对基本面磨底、情绪拉扯、资金博弈复杂的现实情况,红利资产在当前阶段的配置优势再度显现。一方面,红利基金天然具备杠铃策略的配置优势,与小盘风格、科技成长搭配;另一方面,红利正在演变成为中长期的投资逻辑,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红利资产因其相对确定性的优势而愈发受到青睐。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站在2025年中展望,当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当经济转型的浪潮翻涌,红利投资正经历从战术选择到战略布局的蜕变。(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