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突破3700点 券商分红力度显著增强
8月14日,A股盘中突破3700点。对于投资者而言,除了股市大涨带来收益提升以外,上市公司分红也是一大收益增长点。
以证券行业为例,不少券商分红力度、规模均在增加。当前是券商2024年报分红实施陆续落地、2025年中期分红逐步披露的关键时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多家券商2024全年分红力度较2023年翻倍,其中华林证券2024年分红规模高达2023年的十倍之多。
此外,截至8月13日,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提出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的上市公司已达十余家。在证监会的引导下,2024年进行中期分红的券商大增至26家,2025年这一分红家数有望进一步突破。
从每手分红规模来看,头部券商更具诚意。就2024年报每手分红力度来看,排在榜首的是广发证券,每手分红高达40元;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紧随其后,分别为每手37.7元、37元、35元。

华林证券分红翻10倍。8月13日,光大证券、申万宏源如期派发2024年报分红,每手分红规模分别为10.86元、4.6元,分红总规模为5.01亿元、11.52亿元。
这已经是第30余家实施2024年报分红的上市券商。实际上,以央国企为主的上市券商分红积极性历来颇高。尽管年报分红家数变化不大,但分红力度显著大增者并不少见。
比如,完成合并不久的国泰海通,其2024年中期分红与年度分红的总规模高达62.40亿元,较2023年的35.31亿元接近翻倍。部分中小券商的分红力度提升更是可圈可点。
2024年分红总规模提升最快的当属华林证券,方正证券分红规模同样增长显著,红塔证券也于2024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西南证券2024年分红规模则是2023年的两倍多。
与此同时,部分未进行2024中期分红的券商,推出前三季度分红方案,使得其2024年分红次数同样为2次。
中期分红券商激增。过去,上市券商往往仅进行年报分红,中期分红、季度分红均较为鲜见;在监管层的一再倡导下,2024年以来一年多次分红的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增加。
以中期分红为例,2022年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券商仅有浙商证券、兴业证券2家;2023年中期分红券商更是仅有财通证券1家;2024年大增至26家。
截至2025年8月13日,已有10余家券商制定了2024—2026年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此外,至少四家券商制定了2025—2027年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上市券商半年报大多于8月下旬发布,而中期分红计划往往与半年报共同推出。这意味着,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券商有望进一步大增。
头部券商每手股利高。从2024年报每手分红情况(税前)来看,头部券商展现出更大的分红诚意。招商证券和华泰证券紧随其后,国信证券排名第四。国泰海通与东吴证券的分红规模处于每手20—30元区间。中信建投、中国银河、长江证券等券商每手分红超过1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首创证券尚未实施2024年度分红。不过,从2024年年报披露的股利支付率来看,中小券商在分红方面展现出更高的诚意。相比之下,头部券商的股利支付率普遍较低。
高分红≠高价值。根据受访人士分析,长期来看,分红有助于提高股息率,提升券商对投资者的长期价值。但一次性分红规模大并不等同于投资价值高,分红力度也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公司发展阶段、业务架构、资金充沛度等综合考量。
相对而言,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后续展业资金投入需求低的上市公司更宜大规模分红;对于业务拓展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上市公司,分红规模过大则可能会对展业产生副作用。与此同时,不同券商的业务架构存在差异,分红力度有所差别。
此外,由于上市券商股本大小存在显著差异,每手分红规模低的券商,分红总规模可能更高。有鉴于此,评价券商分红诚意如何需要多方看待,而非仅聚焦于每手分红金额这一单一数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