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一股独大现象解析与监管优化
伴随新“国九条”和证监会“1+N”政策体系的出台,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实现系统性重塑。依法从严监管下,A股行情稳步上行并成功应对“关税战”考验。
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可投性?部分学者将“一股独大”视为核心问题,但研究发现,这本身是一个普遍现象,提升治理水平关键在于构建强有力的外部监管约束机制及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一股独大”普遍存在。境内国有企业中,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均有绝对控制权,民营企业如京东、阿里巴巴等同样普遍。境外美国96%的公众公司拥有大股东且平均持股比例接近40%。
企业股权结构普遍呈现“一股独大”有其合理性。创始人通常为确保对企业战略方向和经营决策有绝对的控制力,会在股权架构上作出必要安排。外部投资者投资也建立在对核心团队特别是创始人战略导向和管理能力的信任基础之上。
境内外研究认为,“一股独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偏中性。一些从长期着眼的研究认为,需要有其他监督制衡上的缺失存在,才会造成治理上的重大问题,且可通过制度安排加以避免。
科技型公司普遍强调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力,形成类似“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效应。如苹果、特斯拉等大多采用差异化股权结构,确保创始人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力。
“一股独大”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的确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夯实外部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强力查处“一股独大”下大股东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持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执法体制机制。二是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三是强化提升投资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四是结合企业性质,有针对性分类强化内部监督制衡机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