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资本护航下的产业跃迁与挑战破局

网络 2025-07-16 00:50:44
证券研报 2025-07-16 00:50:44 阅读

地球深处的蓝色秘境,藏着太多人类尚未破译的密码。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深海科技正不断打破极限,揭开深海神秘面纱,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7月4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7月15日,深圳首个海洋综合试验场试运营。政策红利与发展成果点燃企业布局深海科技热情,掀起企业布局深海科技的热潮。

资本市场为深海科技护航

已有42家相关公司上市

发展深海科技既是国家战略布局必然选择,也是抢占全球竞争先机关键举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沿海各省区市纷纷出台举措,构建起推动深海科技发展的政策矩阵。资本也敏锐捕捉到深海科技领域发展机遇,正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投融资机制等方式,为深海科技的产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一方面,各类资本加速涌入,一批专注于深海传感器、水下通信等细分领域的企业获得社会融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深海科技企业提供了适配的融资渠道。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2家深海科技上市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为公司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所募资金被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资本市场还借助多元产品体系,为相关企业赋能,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标杆企业加速自主创新

勾勒产业跃迁壮阔图景

我国深海科技企业在产业化赛道上加速驰骋,不仅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而且在应用场景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例如,“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宣告建成。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一南一北”两个智能油气田建设的典范标杆;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海兰信以海洋强国战略为引领,攻克了一系列核心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深海科技产业链条的辐射带动效应也在逐渐显现。

闫玉科表示,深海科技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破浪前行,是实现逐梦深蓝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

根据多家机构发布的相关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海洋经济规模将突破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有望超过25%。

技术、人才等方面难题待解

企业积极探索精准破局

深海科技作为多学科深度交叉、多技术高度融合的前沿领域,其发展不仅面临极端环境带来的天然挑战,更对底层技术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突破创新壁垒成为相关企业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

杰瑞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面临高端研发的配套支撑体系亟待完善、复合能力人才的缺口愈发突出等现实挑战;海兰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需克服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国际供应链依赖、跨行业融合挑战等多个障碍。

对此,杰瑞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构建跨界人才队伍,为数字化创新提供扎实支撑。开源证券研报表示,深海科技正加速成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与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