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考核助力险资投资,稳资本市场促实体发展

网络 2025-07-13 17:37:47
证券研报 2025-07-13 17:37:47 阅读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金维刚接受采访时表示,考核周期延长,将对保险资金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和投资特点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有利于提升险资权益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鼓励险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提高险资对短期波动容忍度

提升跨周期收益能力

2023年10月,财政部已印发类似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调整。今年1月份,六部委联合印发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此次《通知》进一步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同时将资本保值增值率也作类似调整。

市场人士认为,这有助于提高险资对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专注长期、价值投资,提升跨周期收益能力。信安金融集团专家孙博表示,长周期考核比重提升到70%,大幅度提升了保险资金风险容忍度,对提升保险资金投资回报率意义重大。

金维刚表示,考核周期延长到三年以上,保险资金便可以根据对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进行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降低短周期考核带来的投资风险,有利于增加权益投资占比和提升投资收益率。

与此同时,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也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孙博表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降低当年考核比重,可以减少保险资金年度收益压力,减少短期交易,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实体经济也将会获得更多长期资金支持,发挥耐心资本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胡继晔表示,这三点要求的核心在于要求保险资管在管理体系中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三方面入手

持续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长钱。据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其中人身险、财产险公司的股票投资占比相较监管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入市,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胡继晔表示,风险因子调降将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谈及后续如何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孙博认为,需要从完善保险机构内部考核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提升保险资金可投的权益资产比例三方面入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责任编辑:10)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